印度总理莫迪开始对英国遗留的殖民教育方式宣战了,说英国过去给印度遗留的殖民教育方式让印度人产生自卑感,要将英国麦考莱教育驱逐出印度!1835年的麦考莱教育是让英语为基础,把西方科学文化理念强加在印度传统文化理念上的,目的就是让印度人全部学习英语,让印度人产生自卑情绪,完全屈服英国人管理之下! 这份备忘录一出,总督本廷克3月7日就签字通过,英语教育法正式推行。加尔各答、孟买、马德拉斯这些大城市先变,英语学校如雨后春笋,学生排队报名,老师用英语讲课,课堂里全是英文课本。乡村的传统学校门可罗雀,资金断了,老师只能卷铺盖走人。英国人私下里乐开了花,说这比多派几千兵还管用,因为印度人自己开始瞧不起自家文化了。麦考莱本人离开印度时,还在信里得意地说年轻人已经开始鄙视本土遗产,转而崇拜英国一切。这套系统设计得太阴损,表面教知识,实际在洗脑,让印度人从骨子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独立后,这套麦考莱体系并没彻底扔掉。英语还是精英语言,顶尖大学、公务员考试、法院辩论,全是英语主导。很多人上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进政府、去大公司,说英语才算有出息,本土语言被当成“乡下话”。结果呢?印度人自己的自信心始终缺一块,总觉得西方东西高级,治理模式、创新理念都得抄外国的。甘地的本土化理念被扔到一边,教育、经济、社会追求全往外国模式靠。几代人过去,这种自卑感还在,很多人一提起印度古代数学、天文、医学,就觉得那是“老古董”,不如西方科学“先进”。 2020年7月,国家教育政策终于开始大改,取代老框架,学校结构变成5+3+3+4,强调母语教学、多语种选择,把印度传统知识体系加进课程,同时不扔掉西方科学。课堂开始用本地语言教基础知识,大学开设印度古代科学课,学生讨论零的发明、吠陀数学,还学编程、AI。政策明确说,不是反英语,而是让印度孩子先用母语打好底子,骄傲地认识自家遗产。 2025年11月17日,莫迪在拉姆纳特·戈恩卡讲座上直接开炮,说1835年那套就是故意打破印度教育脊梁,制造奴隶心态,让印度人觉得自己文化低人一等。他举例子,日本、中国、韩国学了全世界好东西,但从来不丢自家语言,所以发展得又快又稳。印度呢?偏偏在语言上自卑,哪个国家会瞧不起自家母语?莫迪说,这十年全国得下狠心,到2035年把麦考莱留下的心理枷锁全砸烂,不是反对英语,而是要把印度骄傲找回来。 他讲得接地气:我们传统教育教人骄傲、教技能,麦考莱偏要毁掉这个,所以才成功让印度人几百年抬不起头。现在新教育政策就是在干这事儿,母语教基础,印度知识体系进课堂,职业教育早早抓,孩子学完不光会英语,还知道自家祖先多牛。各地已经在推,教材换成本地语言版,老师培训用母语讲课,大学建印度知识研究中心,学生讨论古代贡献的同时,还上手做实验、写代码。 这十年是关键窗口。各地学校母语教学比例在涨,数字大学上线,乡村孩子也能上网课。资金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考试不光看死记硬背,还看动手能力、批判思维。麦考莱那套慢慢淡出,印度孩子眼神里开始有光,知道自己祖先不是落后分子,而是给世界贡献了零、十进制、瑜伽、阿育吠陀的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