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铁水公空”立体成网,江海直达贯通内外——荆州迈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时代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胡嫚嫚,胡威虎)巨轮破浪,江海联世界;路网如织,经纬织通途;银鹰展翅,天穹启新程。五年奋进,荆州交通迎来历史性跨越: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高速公路里程跃升至723公里,荆荆高铁飞驰,沙市机场通达27城。“十四五”的荆州,已构建起“一港九区”“一江六桥”、高速“五纵三横”、铁路“一横三纵一支”的立体交通新格局,以通达之路,开启开放发展新篇章。

10月28日,荆州至扬州航线正式开通,每周三班执飞。至此,荆州沙市机场共计执飞18条航线,通达27个城市。这座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21年1月30号正式通航的机场发展迅猛,通航首年旅客量即领跑全国新开支线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今年这一纪录被再次刷新——截至10月中旬,旅客吞吐量已突破百万人次,较去年提前了两个月。

荆州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永辉:目前,荆州沙市机场一期改扩建项目正加速推进。迈入“十五五”,荆州沙市机场将着力引入驻场航司,增加始发航班,突破腹舱带货限制服务荆州产业发展,以航站区为据点建设荆州城市文化展厅,打造宣传荆州“新名片”,力争实现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新目标。

当空中走廊日益繁忙,地上的“陆地通衢”也正在加速铺就。今年9月,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116公里的襄荆高铁开通,与荆荆高铁、汉宜铁路、汉十高铁共同构成湖北首条高铁环线,串联起武汉、孝感、随州、襄阳、荆门、荆州、潜江、仙桃、天门等9个市。

荆州火车站值班站长陈聪:襄荆高铁计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26列,其中襄阳东经过荆州可直达厦门北、杭州西、温州等方向的列车,以及省内首条环线列车,广大旅客无论是跨城通勤还是走亲访友都将更加便利。

回望这五年,荆州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始终在同时间赛跑:荆州“三路一桥”建成通车,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等四个百亿项目接连上马,高速里程跃升至723公里。4218公里农村公路铺就乡村振兴“坦途”,助力荆州荣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示范突出单位。“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公路水路投资686亿元,预计年底达到722亿元,投资完成额排名全省前列。

在夯实“地面”交通网络的同时,荆州的交通创新正不断向“低空”拓展。如今,在长江荆州段,船员只需动动手指,无人机便化身“外卖小哥”腾空而起,将货物精准投送甲板——这项在全省率先开展的长江低空物流配送,实现了5分钟飞越长江的闪电送达,标志着“空中外卖”时代正式开启,是荆州“空水联运”的重要突破。

荆州市港航物流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耀华:填补水上服务空白。通过无人机精准配送,将单次补给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为过往船舶和船员筑起“空中保障线”,首次实现长江航道“水上运输干线+低空配送支线”的无缝衔接,让荆州在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中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可拓展诸如临江产业园短途货运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更多“荆州方案”。

而创新的触角远不止于低空,作为湖北省内坐拥近半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荆州正依托这483公里的天然优势,全力以赴构建“大通道、大港口、大通关”的开放体系,初步形成以荆州港为核心的“一港九区”港口布局。今年前三季度,车阳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5.8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37%和5.13%。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全年货物吞吐量有望突破1500万吨大关。

荆州港车阳河港务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劲槐:今年以来,结合国家“两新政策”和临港产业物流需求,公司在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改造,港区作业效率和功能优势进一步凸显,日最高作业量达到了7.6万吨,月最高作业量突破了170万吨。

车阳河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亮眼成绩,成为全市港口物流运行数据稳健增长、发展韧性增强的一个缩影。2024年荆州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90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308万吨,年底有望冲刺“亿吨大港”,成为湖北第五大亿吨港。

回望“十四五”,荆州交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机场银翼展翅,高铁风驰电掣,港口通江达海,农村路网纵横,共同构筑起“铁水公空”立体联动、内畅外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荆州将继续以大交通引领大开放,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迈向更高水平,为荆州市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注入更加澎湃的交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