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最高法院可能要否决一项重要的关税授权,特朗普政府没等着被动接受,反而悄悄准备

美国最高法院可能要否决一项重要的关税授权,特朗普政府没等着被动接受,反而悄悄准备了备用方案,想换个方式继续搞关税。说白了,就是这条法律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核心还是想保住单边加征关税的权力。 这次备选的两个 “法宝”,都来自美国的《贸易法》。一个是第 301 条,这个条款可不是新东西,美国用了几十年了,简单说就是美国觉得哪个国家的贸易做法 “不公平”,损害了美国利益,总统就能授权调查,然后加征关税、限制进口。之前美国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半导体这些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用的就是这个条款;后来还对巴西也发起过 301 调查,算是个用熟了的 “老工具”。 另一个是第 122 条,这个就冷门多了,从来没被启用过。它允许美国对全球经济体征收最高 15% 的关税,期限 150 天,理由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特朗普政府想先用这个条款应急,趁着 150 天的缓冲期,再用第 301 条给各个贸易伙伴量身定制具体关税,搞个 “两步走” 策略。 为啥非要执着于加关税?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关税既是政治工具也是经济手段。一方面,能迎合国内的保护主义情绪,争取选民支持;另一方面,想通过加关税减少进口、保护本土产业,还能给其他国家施压,逼对方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之前美国靠 301 条款加征关税,确实让不少国家的出口受了影响,比如中国就针对性地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算是反制。 但这个备用方案也不是没风险。首先是法律层面,第 301 条虽然常用,但得拿出证据证明其他国家 “不公平”,不然还是可能被起诉;而且如果现在就换条款,说不定会被法院看作是承认之前的关税授权理亏。其次,这种单边加关税的做法早就遭人诟病,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就认为 301 条款不符合国际规则,其他国家也会跟着反制,最后可能引发贸易战,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也得买单 —— 进口商品贵了,老百姓花钱多了,依赖进口原材料的美国企业成本也会上升。 其实特朗普政府这么折腾,本质还是不想放弃单边制裁的权力。正常的贸易争端,本该通过多边机制协商解决,但美国总想着自己说了算,哪个法律能让它随心所欲加关税,就用哪个。之前的关税授权可能要被否决,说明这种单边做法连美国国内的法律都未必认可,现在换个条款继续,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贸易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靠单方面加关税、换法律条款施压,可能短期能占到点便宜,但长期来看,只会破坏贸易秩序,让各国之间互相提防、互相反制。特朗普政府的备用方案,看似是应对法院裁决的无奈之举,实则还是在坚持保护主义那一套。希望美国能明白,贸易合作才能共赢,老想着用单边手段搞制裁,最后大概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