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为什么忌惮朝鲜!第一,朝鲜境内没有日企,人家不稀罕。第二,朝鲜人也不用日本的

日本为什么忌惮朝鲜!第一,朝鲜境内没有日企,人家不稀罕。第二,朝鲜人也不用日本的东西,你在朝鲜也几乎看不见日货。第三,朝鲜和日本也没有建交,朝鲜将日本视为了“千年宿敌”。 总的来说,就是朝鲜对日本没有依赖,直接翻脸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属于是“油盐不进”的主儿。 先看经济上的 “绝缘性”,朝鲜境内几乎见不到日企的影子,这可是戳中了日本的要害。 日本企业向来是对外扩张的 “先锋队”,也是政府施加影响的 “软武器”,在东南亚,日企占当地外资比重普遍超 20%,在韩国,单是丰田、本田的工厂就带动了数十万就业。 可到了朝鲜这儿,这套完全失灵: 2025 年朝鲜公布罗先经济特区开发规划,引资总额高达 154.8 亿美元,涵盖电力、医药、金融等 10 个行业,还特意划出 62 亿美元开发旅游景区,可从头到尾的招商名单里,连一家日企的名字都没出现。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报告更直白,朝鲜境内日企数量长期维持在个位数,且全是小规模的咨询类公司,没有任何实质性投资,所谓 “经济影响力” 纯属空谈。 反观日本对韩国,动不动就拿半导体材料制裁施压,可对朝鲜,连类似的念头都不敢有 —— 毕竟本来就没企业在那儿,制裁给谁看? 朝鲜人不用日货更是让日本的 “商品渗透” 策略彻底泡汤,在其他国家街头随处可见的丰田汽车、松下家电,到了朝鲜几乎销声匿迹。 2025 年的实地观察显示,朝鲜街头的汽车八成以上是中国品牌,长城、吉利的 SUV 随处可见,剩下的多是本土组装的 “和平” 牌轿车,日本车的占比不足 0.5%。 日用品领域更夸张,朝鲜本土的 “三池渊” 牌洗衣机、冰箱占据市场主流,即便有进口商品,也多来自中国和俄罗斯,日货的市场份额接近零。 日本商家也曾试过偷偷供货,结果发现朝鲜消费者不仅不买账,反而会因为 “日货” 标签主动抵制,最后只能灰溜溜退场。 更关键的是,朝鲜和日本压根没建交,还把对方当成 “千年宿敌”,连外交缓冲都没有。 自 1948 年朝鲜建国以来,两国就没建立过正式外交关系,每次对话不是谈崩就是直接掀桌子。 朝鲜外交部的官方文件里,直接把日本定义为 “最危险的敌对国家”,每年 8 月 15 日还会举行大规模反日集会,纪念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 这种 “宿敌” 认知早已深入民心,2024 年朝鲜媒体做的民调显示,98% 的民众认为日本 “从未真心忏悔战争罪行”,对日本的好感度趋近于零。 反观日本和韩国,就算吵得再凶,好歹有外交渠道能掰扯,可对朝鲜,想递个话都得通过第三国,更别说施压了。 这种无依赖的状态,让朝鲜在对日博弈中彻底没了后顾之忧,日本最擅长的 “经济制裁 + 外交孤立” 组合拳,打在朝鲜身上就像拳头砸在棉花上。 2023 年日本跟着美国搞对朝制裁,禁止出口一切工业产品,结果发现朝鲜早就靠本土生产和中俄贸易补上了缺口,反而日本的水产商因为失去朝鲜潜在市场亏了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朝鲜还能借着 “反日” 凝聚民心,每次日本有小动作,朝鲜的民众支持率就蹭蹭往上涨,这种 “越施压越团结” 的效果,简直是给日本添堵。 日本心里门儿清,对付有依赖的国家能靠企业、靠商品、靠外交筹码,可对付朝鲜这种 “三无” 对手 —— 无日企、无日货、无外交牵绊,根本没辙。 朝鲜既不稀罕你的投资,也不用你的东西,更不怕跟你翻脸,反而能靠 “宿敌” 身份凝聚人心,日本的常规手段全失效,可不就只能忌惮着嘛。 这就像想教训一个人,却发现对方既不花你的钱,不用你的东西,还跟你没任何交情,你除了干瞪眼,真没别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