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暖意融融。来自岳阳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鲁湘州与湘阴县税务局干部李慧萍,在同一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用青春热血与责任担当,为两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希望,书写了跨越年龄与职业的爱心佳话。

今年20岁的鲁湘州,是岳阳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学生。2024年学校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就觉得,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救人,是特别有意义的事。”今年9月,鲁湘州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捐献。
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鲁湘州坚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主动查阅捐献相关知识,还耐心向担心他身体的父母科普。采集过程中,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始终面带微笑,“想到远方的患者能因为我重获新生,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更该扛起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与鲁湘州的青春朝气相映成辉,33岁的李慧萍带着成熟稳重的担当。作为湘阴县税务局的一名干部,她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2019年在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从成为志愿者的那天起,我就一直期待着能有机会帮助他人。”配型成功后,李慧萍一边积极配合医院完成各项体检,一边合理协调工作,确保捐献与工作两不误。采集期间,她还不忘通过电话处理单位紧急事务,展现了公职人员的责任与高效。“作为一名税务干部,为民服务是我的本职;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生命是我的荣幸。希望通过我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捐献的安全性,加入爱心队伍中来。”李慧萍坚定地说。
据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而配型成功的概率仅有数万分之一。两位捐献者在同一天、同一医院完成捐献,在岳阳造血干细胞捐献史上十分罕见。为保障捐献顺利进行,市红十字会全程跟踪服务,协调医院制定个性化采集方案,为捐献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与人文关怀。
采集完成后,两份承载着爱心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迅速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他们带去重生的力量。
来源丨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弈萱马颖通讯员徐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