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杭州90后作家慈琪创作的童话斩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她还是最年轻的语文课本作者!每个三年级小学生,都读过她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创办于1986年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样,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在本次盛典上,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18部(篇)作品被逐一揭晓。其中,小说7部;诗歌1部;童话5部;科幻文学2部;儿童绘本2部;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1篇。

杭州作家慈琪创作的童话《外婆变成了麻猫》斩获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童话大奖,也是本届最年轻的获奖者。

慈琪1992年出生于安徽,后随父母迁往湖北、浙江,又在广东读书工作十二年,近几年定居杭州,至今已创作二十余年。她中学时期开始发表作品,16岁以组诗登上上海、南京两家《少年文艺》的头条,其童诗与童话创作持续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家有中小学生的,应该对慈琪的名字不陌生,她的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于2018年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说起来,她还是入选语文教材的作者里年纪最小的一位,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语文课本作者。

慈琪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每年秋季学期,无数三年级小学生翻开课本,都会读到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充满温情的作品以精巧的结构、悲悯的情怀和暖心的结局,成为无数孩子语文课堂上的美好记忆,也让慈琪成为“离小朋友最近的作家”之一。入选小学课本的这间“老屋”,就位于她的安徽老家枞阳县,一直以来,慈琪的家人给了她充足的爱与灵感,让她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新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

这次获奖的《外婆变成了麻猫》是一部关于遗忘与衰老、爱与陪伴的童话,也是一个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的温暖故事。外婆因为深陷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每次发脾气都会变成麻猫。随着病情的加重,变成麻猫的外婆跳出阳台,离家出走了。外孙女一朵紧紧跟随着麻猫,踏上了历险之旅……

“慈琪《外婆变成了麻猫》以饱满的童趣和轻盈的奇思编织起关于‘变形’与‘陪伴’的温暖叙事。”这是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给出的授奖辞。

“我无法和外婆分享喜悦,因为她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即便知道,也会很快忘记。如今的她,生活在许多‘全新’的一分钟里,高兴是一分钟,生气是一分钟,平静、悲伤也是一分钟。”慈琪透露,这部童话的创作缘起,正是来自于她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外婆真实的生活故事。

“几年前,我还很难接受外婆生病这件事。外婆身上发生的不可名状的变化,让我陷入极大的不安和焦虑,在最初阶段做了很多无用的甚至起反作用的事,弄得筋疲力尽,困惑又绝望。我无数次地想,要是早一点知道就好了,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外婆变成了麻猫》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现实题材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艺术探索,用幽默、夸张的语言描述了老人失智后的世界,以温暖而灵动的方式呈现了记忆的美好、爱与勇气的神奇力量,还着力表现了一群孩子的觉醒和成长。书中流露出浓浓的祖孙情,引导孩子们懂得:当陪伴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时,要学会用爱与尊重陪伴老人度过生命中这段特殊的时期。

一个90后浙江作家,年纪轻轻就摘得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齐名的国家级文学荣誉!

得悉获奖消息,浙江省作家协会叶彤书记第一时间对慈琪表示祝贺,一如既往地给予青年作家鼓励和支持;

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也表示,这对浙江文学界和杭州文学界都是非常欣喜和鼓舞人心的一件事,

“慈琪虽然是安徽人,但从小来到浙江,在温州读书期间开始创作,可以说是新浙江人的代表。在中学时代,她就获得过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设立的“浙江少年文学之星”,今年她又上榜我们刚刚重启的浙江青年文学之星秋季榜单,接下来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为一个在浙江成长起来的90后作家,能摘得全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意味着我们新一代年轻的浙江作家,已经开始走向浙江文坛的舞台最中央,担负起新时代浙江文坛创作繁荣的重任。希望这些新诞生的浙江青年文学之星,日后都能够是浙江未来的实力作家,能代表浙江文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