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志摩想买条新裤子,竟发现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他拎着破洞的裤子,哀求妻子:“小曼,我每月赚500大洋,还不够花么?”谁料,陆小曼却怒骂:“穷鬼!那你娶我干啥!” 1931 年 11 月,陆小曼颤抖着捧着一幅山水长卷,那是徐志摩的遗物。 卷上朋友的题跋还清晰,是徐志摩想鼓励她创作的心意,可诗人已坠机身亡。 这幅画,成了她回忆里最痛的锚点,也串起徐志摩的爱与诗。 徐志摩的情感,早与林徽因结下牵绊。 1920 年他在英国遇见 16 岁的林徽因,写下《偶然》,爱意藏在诗句里。 可林徽因最终选择梁思成,徐志摩虽失落,却将这份情化作创作的养分。 他说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后来遇见了陆小曼。 1924 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相遇,两人像烈火遇干柴。 那时陆小曼是军官王赓的妻子,却与徐志摩爱得炽热。 为在一起,陆小曼打掉前夫的孩子,落下病根,也埋下鸦片依赖的种子。 1926 年他们结婚,梁启超在婚礼上痛斥:“祝你们永远不要后悔!”婚后的日子,起初满是甜蜜,徐志摩为陆小曼写《爱眉小札》。 日记里满是情话:“我的爱眉小札,是我的灵魂的唯一出口。” 可很快,陆小曼的奢侈让生活变了味。 她要私人汽车、仆役成群,每月买衣服花几百大洋,还染上鸦片瘾。 为供养陆小曼,徐志摩不得不拼命赚钱。 他本是诗坛领袖,写下《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传世诗篇。 可那时他得兼北大教授、书商、房产中介,甚至向朋友借贷。 朋友胡适劝他 “别太累”,他却苦笑 “为了小曼,值得”。 1931 年,徐志摩的生活已捉襟见肘。 他想买条新裤子,却发现家里一分钱没有,与陆小曼爆发争吵。 陆小曼怒骂他 “穷鬼”,还摔碎了他的金丝边眼镜。 满心委屈的徐志摩,几天后为省路费,乘免费邮政飞机北上。 他北上除了教书,还想赶去听林徽因的建筑讲座。 11 月 19 日,飞机在迷雾中坠毁,徐志摩年仅 35 岁。 噩耗传来,徐父禁止陆小曼参加追悼会,骂她 “害死儿子”。 陆小曼抱着那幅山水长卷,哭到晕厥,才知自己挥霍的是丈夫的命。 徐志摩的成就,在他死后愈发耀眼。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主张 “诗歌的三美”,影响了一代文坛。 《再别康桥》流传至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成经典。 他翻译的外国诗歌,也为中国文坛注入新活力。 而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彻底改变。 她戒掉抽了半辈子的鸦片,潜心整理丈夫遗稿。 1936 年,《爱眉小札》出版,让世人看到他们爱情的真实模样。 新中国成立后,她凭绘画才华当上上海文史馆馆员,画作入选全国美展。 1965 年,陆小曼在孤独中去世,身边放着那幅山水长卷。 她用后半生的收敛,弥补了前半生的荒唐,也告慰了徐志摩。 如今,徐志摩的诗仍被人诵读,他们的故事成了民国爱情的一面镜子。 那个曾为爱痴狂的诗人,与那个晚年救赎的名媛,都留在了历史的书页里。 信源:《卞昆冈》:徐志摩、陆小曼合作剧本的一段佳话.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