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0年,演员孙桂田花 2.6 万在北京故宫旁买了一个四合院,后来她又陆陆续续

1980年,演员孙桂田花 2.6 万在北京故宫旁买了一个四合院,后来她又陆陆续续买了几套房,没想到,年老后,这些房子成了她痛苦的根源,80 岁的她仍无法安享晚年。 要不是镜头把她拍得太亲切,谁能想到《家有儿女》里那个给孩子塞零食的“国民姥姥”、还有《甲方乙方》里热心仗义的北京大妈,私下竟然宁肯在剧组吃盒饭,也不想回那座别人眼里“能躺着当富婆”的四合院。 更讽刺的是,她躲都躲不及的那个地方,正是很多人做梦都想住进去的顶级豪宅,就挨着故宫墙根,随便估估都是上亿起步。 可要把时间倒回到 1980 年,这房子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概念,那时的孙桂田,是个两岁丧母、十岁丧父,还得带着三个孩子硬撑生活的苦命女人。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不被赶来赶去的落脚点,她咬着牙从贺卡小摊子里抠出 2.6 万,把所有积蓄都砸进去,只求以后谁也别来撵他们了。 那会儿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家,别像她一样漂了半辈子,这房子当初带给他们的,是热腾腾的烟火气,院子里老槐树夏天给遮阴,小桌一摆,一家人吃饭聊天,穷是穷,但踏实。 变味是从冯小刚和傅彪来借景拍戏那会儿开始的,孙桂田被相中,从此混上电视剧,名气一点点起来,而北京的房价也开始坐着火箭往上蹿。 原本用来遮风挡雨的地方,突然变成了能让人红眼的“金窝”,孙桂田一直觉得自己没亏待谁。 大儿子成家,她买套三居室送过去,大女儿手头紧,她再贴上一套房加铺面,至于这座四合院,她打算留给最贴心的小女儿,老了有谁端水送药,她心里一清二楚。 但钱一多,人心就不齐了,大儿子觉得自己是老大,这院子理所应当归他,吵、闹、威胁全上了,大女儿原本跟妈最亲,一听到院子不归自己,态度立马翻篇。 有一次,孙桂田在街上看到大女儿,想上前拉拉手聊两句,结果女儿像没看见一样绕开,那种凉透心的感觉,比骂还难受。 2017 年,大儿子癌症去世,按理说人到临终,应该放下恩怨,可母子俩的对话里依旧绕不开那套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已经够深了,再加上一层无法和解的心结,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后来她一气之下说:“算了,把院子捐给国家得了。” 她以为这样能让大家都死心,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更刺耳的指责,说她是狠心当妈、不要儿女。 骂声、埋怨声、冷暴力一样地砸过来,直接把她逼出了高血压、失眠,那个院子也从热闹家园变成了她最不想面对的地方。 这么折腾下来,她反而在剧组过得更安稳些,演别人家的悲欢,比面对自己家那些撕裂的亲情轻松多了。 只有进了角色,她才能暂时忘掉那座价值连城的老院子,里面没有富贵,就只剩一地破碎的亲情。 这就是孙桂田真实的晚年,外人看着风光,内里却满是伤痕,富贵没给她带来安全感,反而成了离间亲情的那把刀,她当初拼命想给孩子们一个“家”,最后家倒是还在,人却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