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大怒:“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

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大怒:“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老子多得是女人立后。”说完,甩袖离去,马皇后见状并没有生气,而是留恋的望着朱元璋的背影。   洪武十五年的深秋,病榻上的马皇后做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决定——她停了药,也拒了食,铁了心要“等死”,这个举动彻底点燃了朱元璋那原本就处于失控边缘的暴脾气。   面对前来送药被拒的御医,这位开国皇帝对着此时已病入膏肓的发妻吼出了那句足以震碎旁人胆魄的气话:“想死就死吧!”为了撑住这所谓的帝王尊严,他还恶狠狠地补了一句,宣称这天下女子多得是,大不了再立一个新皇后,随即便拂袖而去。   跪满一地的太监宫女早已吓坏,恨不得把头埋进地砖缝里,只有倚在床头的马皇后,望着那道决绝远去的背影,并没有如旁人预料般痛哭流涕,仅仅是眼眶微红,眼神里反倒透出一股早已看透一切的悲悯。   其实,马皇后这一招“绝食求死”,也是为了最后一次替朱元璋的江山“兜底”,这一年她51岁,病势沉重,所有的名医都对此束手无策。   依着朱元璋那稍微不如意就要大开杀戒的性格,倘若这些大夫拼尽全力还没能留住皇后的命,依照大明律例和皇帝的暴脾气,太医院上下必将面临被清洗的命运。   她太清楚丈夫的手段了,为了不让那些无辜的医者因为自己的寿数已尽而成了陪葬品,她选择主动切断治疗。   只要她是“自己不想活”而死,而非医生“治不好”而亡,朱元璋便没有理由向太医院举起屠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考虑的依然不是怎样多活一秒,而是如何用自己的死,再为这个刚建立不久的王朝留存一份元气,堵住丈夫那嗜杀的缺口。   这种为了对方哪怕牺牲自己都在所不惜的默契,并非朝夕养成,而是烙在两人骨血里的记忆,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拥有三宫六院,美艳的妃嫔无数,但这些女人眼里的,都是那个威震四海、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   只有马皇后记忆里的朱元璋,还是当年那个名叫朱重八、为了活命当过和尚、乞丐的落魄青年。   当年的朱重八投奔郭子兴麾下时,虽有勇有谋,却也因性格耿直得罪了小人,被义父郭子兴关押在空房里断绝饮食。   那时的马氏还只是郭大帅的养女,为了不让丈夫饿死,她从伙房偷出刚出锅滚烫的炊饼,因怕被看守发现,硬生生揣在贴身的怀里送进去。   等到炊饼掏出来递到朱重八手里时,她胸口那一块皮肉早已被烫得焦红熟烂,那一刻的朱重八,手抖得拿不住饼,那一处烫伤的痕迹,也就此成了两人之间比盟誓还要坚固的印记。   不仅仅是那几块“救命饼”,在后来的征伐岁月中,朱元璋好几次身陷绝境,都是马氏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有一回两军对垒,朱元璋受了重伤倒在战场上动弹不得,是身材娇小的马氏背起壮硕的丈夫,硬是在刀光剑影中把他背回了营地,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命交情”。   朱元璋自卑又自负,他在外人面前需要时刻保持强悍,不允许任何人看到他的软肋,唯独在马氏面前,他可以卸下那层坚硬的铠甲,因为无论他落魄成什么样,这个女人从来都是用崇拜和怜惜的眼神看着他。   所以,朱元璋那句“多得是女人立后”不过是虚张声势,他可以拥有无数个皇后,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在他忍饥挨饿时藏炊饼、在他遍体鳞伤时背他逃命的“马大脚”了。   马皇后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与那个纯粹、贫苦但真实的过去之间唯一的纽带,随着年龄增长,朱元璋性格愈发猜忌暴躁,满朝文武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只有马皇后能在他杀红眼时劝得住。   她像一个高明的缝补匠,平日里给前线将士缝衣做鞋鼓舞士气,关键时刻又替那些无意冒犯天威的忠臣向皇帝求情,将许多必死的局面化险为夷。   马皇后深知,自己一走,这世上就再没人能按住朱元璋这头“猛虎”了,她临终前特意嘱咐太子朱标,务必不能迁怒医生,这番遗言就像最后一道护身符,让早已被锦衣卫围住的太医们捡回了一条命。  参考信息: 《马皇后怜惜太医将死前拒用药 朱元璋发火质问》·中国新闻网·2016年8月31日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2
2025-11-25 17:18
若真,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