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对汉末猛将张飞的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是不是当阳桥喝退百万曹军?真实的历史其实是这样的: 赵云在长坂坡拼命救出嫂夫人和阿斗之后,抓了刘备一众家眷的曹操并没有打算放过刘备,而是下定决心要把刘备这个老六抓北方去继续喝酒,继续跟他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你还敢不敢在我背后煽风点火、趁机捣乱?于是下令虎豹骑继续追击。 这相当于把刘备往死路上逼了,曹操,你咋这么记仇呢?都是出来混的,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我一个白手起家的工商个体户,我容易吗?但是,许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时二弟关羽不在身边,就只能拜托三弟张飞了。老三,跟着哥哥没过什么好日子,但这条路是咱们兄弟自己选的,咱们跪着也要走完,拜托你了,你给大伙打阻击吧。 刘备当时给张飞多少人呢?连张飞在内,21个人。 要是换其他人,不得把你刘备八辈子祖宗都问候一遍?你这是让我去阻击曹军吗?那可是当时排名天下第一的特种部队虎豹骑呀,人家还是5000人呀,大老板曹操还亲自坐镇,这跟叫我去送死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兄弟情深的张三爷没有半句怨言,带着那20名把命豁出去了的兄弟,往当阳桥头横刀立马,就跟一尊怒目金刚似的。 结果曹操率领虎豹骑风风火火地追上来时,当阳桥(小桥流水人家那一种)已经被断了,然后就看到张三爷如杀神在世地杵在对面。 张三爷看到曹军已经冲上来了,大嗓门地叫喊着: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过来跟我决一死战?原文如下: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然后,曹军一看张三爷这架势,这一看就是服兴奋剂之类的,绝对是不打算要命了。便引兵退去了。 虽然曹操退军有可能是感觉抓不到刘备了觉得没必要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张三爷就凭20个兄弟喝退数千天下第一的特种兵部队,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军事史上永远是不可多得的壮举。 所以我们要理解《三国演义》把张飞塑造成猛男天花板,但更要理解郭嘉劝曹操在许昌弄死刘备时和程昱在判断孙权对刘备态度时,都说过一句评语: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我们现在有些憨货不知道是蠢还是坏,中演义小说的毒太深,说关二爷、张三爷这不行那不行,你们行,你们给我找找,汉末还有哪些人是公认的“万人敌”?就算你们说这不算,这是郭嘉、程昱他们想曹操杀了刘备而故意这么说的。但周瑜算是心高气傲的人了吧,他在跟关羽、张飞短暂共事之后,由衷感慨关羽、张飞乃熊虎之将,这难道也是溢美之词? 不管大家信不信,整部《三国志》中出现的最高武勇评价就是全被关张二人包囊了。而且关二爷和张三爷是受之无愧的。 咱们要知道,历史记录对失败者通常是不友好的。所以才会造成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知道项羽能以失败者的身份跟那些成功的皇帝坐一桌,那是牛逼克拉斯。关羽、张飞、赵云这三员世之虎将由于蜀汉的最终失败,太多的事迹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大家要是不信,可以去看看他们的传记,没有超过一千字的,最长的好像是二爷,接近千字;三爷就五百多字。 为啥呢?给你们浓墨重彩了,那些最终胜利者的脸往哪放呢?比如二爷绝北道、威震华夏,能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他基本打残了乐进、满宠、于禁、曹仁等当世名将,并吸引了徐晃、张辽、李典等曹操主要军事干部吗?连徐晃都带着十二营新兵上阵了,你们知道这是啥概念吗?正规部队顶不住了,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营都得上前线了……理解能力不够,没法聊历史哈! 大家读历史的时候真的要带点脑子,汉末入选武庙的都有谁?张辽、邓艾、周瑜、吕蒙、陆逊、陆抗他们都有实实在在的硬核战绩摆在那里,那诸葛亮、关羽、张飞呢?他们凭什么入选武庙呢?他们真的不懂打仗,有这待遇吗? 真实的关羽、张飞,其实都是当世名将哈,关二爷倒还可以从后面的绝北道和襄樊之战给大家还原出来,但张三爷确实是因为史料不足,没法还原。但总之请大家记住,真实的张飞绝对不是后世李逵、牛皋那个样子哈。 咱们在历史文化中找点乐子,这可以理解,但是要有度,要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