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毫无契约精神!”河南,男子花 11.11 元秒杀小米冰箱,付款成功后不发货。店

“毫无契约精神!”河南,男子花 11.11 元秒杀小米冰箱,付款成功后不发货。店铺:系统配置错误,给你 30 元红包!男子:把我当要饭的? 双十一的凌晨三点,城市还浸在墨色里,他对着手机屏熬红了眼。那台标价11.11元的冰箱,在购物车页面闪着刺目的光,倒计时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每跳一下都烫得人心里发紧。 他指尖沾了点唾沫,反复擦拭屏幕,生怕指纹影响触控。零点一到,拇指像按在炸药引信上,狠狠砸向支付键。“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刚落,他拍着大腿笑出声,吵醒了隔壁房间的孩子。 没等他把“捡着大便宜”的消息发给老婆,客服的消息弹窗就跳了出来:“系统后台出错,此订单无效,补偿30元红包,麻烦您手动取消。” “30块?打发叫花子都嫌寒酸!”张先生对着手机低吼,嗓子里像卡了团砂纸,“你们活动页写的‘秒杀成功必发货’,现在流量骗够了,就想一脚踹开?” 客服的回复像复读机,翻来覆去都是“价格设置失误”。他气得手指发抖,打字的声音像敲锣:“付款前怎么不说错?收了钱才翻脸,这跟拦路抢劫有什么两样?” 他转头找平台投诉,接线员的声音温吞得像煮烂的粥:“商家可能操作失误,平台能罚他款,但订单金额太低,商家大概率会选罚款不发货。” 当他追问“能不能强制商家履约”时,对方却劝他:“算了吧,30块也是钱,折腾半天不划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你们这儿,就是擦屁股纸?”张先生挂了电话,胸口的火气直往上冲,差点掀翻桌子。 气不过的他,把聊天记录截了图,发到网上求公道。 有网友评论:“我开网店的,照这逻辑,我是不是能把万元手机标1块钱秒杀,流量赚够了就说设错价?这行业要乱套了!” 另一条评论扎心:“为了一台冰箱丢了口碑,简直是脑子进水!玩不起就别搞活动,丢不起那人!” 还有人说:“要是我,就算亏死也发货,这可是免费的广告,比砸钱推广管用一百倍!” 商家用“超低价秒杀”当鱼饵,钓来消费者的点击和关注,转头就用“系统错误”当盾牌,本质上就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耍——用你的热情刷数据,用你的愤怒炒热度,最后再用30块红包堵上你的嘴。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种“毁约式促销”正在蔓延。长此以往,电商平台只会变成“狼来了”的牧场,就算以后有真优惠,也没人再愿意相信。 若商家能随意撕毁契约,若平台总在“和稀泥”,若消费者永远要为商家的失误买单,那么所谓的“双十一狂欢”,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11.11元的冰箱值不了几个钱,但商家践踏契约的行为,却让整个行业蒙羞。张先生的愤怒,从来不是因为没拿到冰箱,而是被当成“猴耍”的屈辱。 消费者能原谅一次失误,却绝不能容忍一次次欺骗。要知道,信任这东西,可不是30块钱能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