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4日从阳江海事局获悉,今年年初推行的风电水工许可“材料预审”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成效,许可材料退回率大幅下降,从企业提交正式申请到获得许可的平均办理周期缩短了80%以上,为海上风电项目抢抓施工“窗口期”提供了关键保障。
“海上风电施工依赖特定的‘窗口期’,对风、浪、雾等条件要求严苛,一旦错过不仅会延误工期,也会导致成本增加。”阳江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刘付春南表示,过去,企业在通过线上平台申请许可时,因不熟悉业务常导致申请被反复退回修改的情况,影响项目推进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阳江海事局主动求变,将服务模式从“事后纠错”全面转向“事前预防”,变被动“坐等审批”为主动“上门服务”。在企业正式提交线上申请前,海事部门便提前介入,根据项目进度,灵活组织多业务部门召开预审会。各业务骨干组成审查小组,以“集中会诊”的方式,现场对企业提交的施工方案、船舶资质、应急预案等关键材料进行把关,一次性指出所有缺陷并明确修改依据。
这一举措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的双赢。对海事部门而言,大幅减少了审核环节的重复劳动;对企业而言,则降低了时间与人力成本。例如,在中广核矾石一海上风电场项目的预审会议中,海事部门通过现场审核并指导修改,为施工单位节省了许可审批时间,助力项目成功抢装施工窗口期。
下一步,阳江海事局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材料预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阳江海上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