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钥匙交给保安,夜归停车不再愁!上海这个老小区破解“潮汐式”停车难

“现在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抢车位’了!”钥匙交给保安,晚上停车不用愁。近日,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光华坊居民区探索的共享停车模式让有车居民们长舒一口气。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芷江西路街道光华坊居民区下辖的四个小区均为老旧小区,规划车位数量严重不足,车位紧张、停车矛盾突出是长久以来的“老大难”问题。家住灵艺大厦的顾先生说,几个月前,每晚“一位难求”的窘境还让他头疼不已。

“每天晚上,小区通道都停满了车,万一发生火灾或需要急救,消防车和救护车根本进不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坦言,停车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打出了一套“错峰管理+资源挖潜+科技赋能”的组合拳。

破解难题,首先需要找到“主心骨”。面对日益凸显的停车矛盾,光华坊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组建了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经理及党员骨干共同参与的“停车治理专项工作组”,建立了“每周例会、信息互通、协同推进”的联席会议机制。

“我们开展联合走访排摸,通过分片包干、上门征询等方式,全面掌握居民停车需求。”工作组组长说。在细致摸排中,工作组发现小区停车有明显的“潮汐”特征:工作日晚上车位严重不足,但白天和周末却有部分车位空闲。不同居民的用车习惯也各不相同,有的早出晚归,有的则相反。

掌握了这些关键信息后,党总支组织各方围绕车辆“潮汐”特征、空间利用潜力等议题展开集中讨论,共同商议形成了针对性治理方案,并以灵艺大厦为试点,寻找破解停车难的可行路径。

首先是优化空间与流程,实现有序错峰。在重新规划车位、挖掘通道潜力的基础上,工作组依托前期登记的用车时间轨迹绘制了“潮汐停车热力图”,根据进出先后科学制定停放顺序。这张图,成了后续创新举措的基石。

核心操作是“钥匙集中管理,保安夜间调度”。“现在我们实行钥匙集中管理,由保安夜间统一调度,确保先出车辆停靠外侧、后出车辆安排里侧。”物业经理介绍,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车位周转效率。

“以前为了不被堵,我甚至不敢开车上班。现在把钥匙交给‘钥匙管家’,第二天直接开走,太省心了!”居民王女士对这一改变赞不绝口。

资源优化,需要有人带头。在党总支动员下,小区的党员车主们率先站了出来,签订《文明停车承诺书》,主动将自家方便的车位腾到边缘区域,把核心车位让给更需要的夜间车主。

同时,小区不仅鼓励近期外出居民向物业报备闲置车位,纳入“共享车位池”,让沉睡的资源流动起来,还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推行“红黑榜”制度,对经常提供共享车位、遵守停车规则的居民予以红榜表扬,对违规者则采取相应约束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工作小组还依托技术手段推动三项管理升级。通过细化车位分区,将车位划分为固定、月租与临时三类,实施分区域、分时段管理;安装智能道闸,实现车牌自动识别,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分类管理;搭建信息平台,建立车主微信群,及时发布车位信息、开展规则宣传。

经过系统治理,灵艺大厦停车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相关投诉明显下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表示,下一步将谋划停车方案改革2.0版,并计划将灵艺大厦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小区,让更多居民受益,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与居民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