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点倡议引爆禁化武组织大会,多国代表积极响应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荷兰海牙会场内,40多国代表用热烈响应表达了对中国倡议的支持,禁化武组织的未来走向迎来新的转折点。 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第30届缔约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四点倡议成为全场焦点。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王大学直言不讳地指出,受地缘政治影响禁化武组织政治化、阵营化倾向突出,已逐渐偏离多边主义精神。 这一尖锐批评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11月24日,中国代表团举行边会,推动禁化武组织弘扬多边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 巴西、乌干达、委内瑞拉、俄罗斯、卡塔尔、蒙古国等国家代表先后发言支持中方倡议。他们一致认为禁化武组织应遵守协商一致原则,拒绝政治化,并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 01 中国倡议的核心内容 王大学在发言中强调,禁化武组织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支柱。中方愿以全球治理倡议为遵循,与各缔约国加强团结协作。 中方提出的四点倡议包括:恪守《公约》宗旨和目标,要求各缔约国全面、平衡执行《公约》各核心条款;弘扬多边主义精神,禁化武组织的事务要由各缔约国商量着办。 第三点是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理权益,完善禁化武组织治理机制,使议事决策机构组成更加符合地域平衡原则;第四是增进各方团结协作,以合作取代对抗,大国应承担更大责任。 这些倡议直指当前禁化武组织的核心问题。近年来该组织在处理一些热点和争议问题时,逐渐偏离多边主义精神,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 02 国际社会的响应 多国代表对中方倡议表达了热烈支持。他们认为禁化武组织需要秉持客观公正专业精神,拒绝政治化倾向。 发展中国家代表特别强调,需要听取全球南方意见,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在地域代表性、选举投票规则等问题上的合理关切。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普遍期待。 当前国际军控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此时提出弘扬多边主义的倡议,正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积极回应。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国家的广泛认同,显示了国际社会对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共识。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于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禁化武组织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目前有193个成员国。作为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支柱,该组织的未来发展走向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在禁化武组织大会上提出的倡议,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危机,更为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多国代表的支持响应表明,国际社会渴望回归真正的多边主义。 随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中国在维护国际军控体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此次倡议的提出和获得的积极响应,是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贡献的又一重要智慧,有望引导禁化武组织重回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