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消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已经投票通过了一项规定,放宽了对大银行的资本要求,而且这事儿还和美国国债直接相关。 以前有个叫 “强化版补充杠杆率” 的规则,要求美国最大的那些银行(比如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高盛这些),得拿出一定比例的钱当 “安全准备金”,不管是放贷还是买美国国债这种风险低的资产,都要占用这笔准备金。银行们一直抱怨,这规则太严,让它们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没法多买美债、没法好好帮美债市场流通,限制了手脚。 现在规则放宽后,这些大银行需要持有的准备金比例降下来了 —— 之前控股公司要留 5%、银行子公司要留 6%,现在都降到 3.5% 到 4.5% 之间。这样一来,银行能腾出不少钱,不仅压力小了,还能更灵活地买美债、参与美债交易,美国监管层觉得这样能让美债市场更稳定。 这事儿其实 6 月份就有提案了,现在 FDIC 通过的最终方案和当时差不多,也是特朗普政府一直想推进的 —— 他们觉得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搞的这些监管太严,想给银行松松绑。不过现在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还没投票,这俩机构点头了,规则才能正式落地。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有人担心准备金是银行的 “安全垫”,降少了会让银行抗风险能力下降,万一再遇到经济波动,更容易出问题。但支持的人觉得,这样能盘活资金、支撑美债市场,对银行和市场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