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1月26日讯(融媒体记者廖培煌通讯员白炯昕)每到年末,各地演唱会明显增多,不少人为一张心心念念的演唱会门票辗转难眠。当错过开票时间的失落,遇上二手平台的“天降良机”,看似万无一失的“官方流程”背后,可能就藏着精心编织的陷阱。近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针对演唱会门票骗局作出预警。
警方详细梳理了一起典型的案例。市民小雅想去看8月中旬的一场演唱会,但错过了开票时间,只能在网上四处设法淘票。她在某二手平台看到有人在发卖票信息。对方称,为保证真实性,全部流程都在“官网”进行。小雅便放心加QQ私下协商。
对方称,因为是“主办方预留门票”,所以要先“后台操作”才能走常规购票流程。“后台操作”需要“绑定客户手机”,并以此为由要走了小雅的手机号。几分钟后,小雅手机收到一串验证码,也被对方以“后台操作”需要为由要走了。又过了几分钟,对方表示可以自行登录购票了。
小雅登录“购票平台”,并根据对方指示,发送“暗号”:申请某演唱会自助购买门票。刷新页面后,系统还真弹出来一个二维码,只不过二维码不是客服方发送的,而是对话中的小雅的头像发出来的。接着,对方在QQ中又指导她扫描二维码,并根据此前讨论好的票价支付票钱。
“这个二维码好像我自己发给自己。”支付前小雅还嘀咕了一句,但急于购票的她甚至都没留意到,瞬间跳转的页面,与原先的网站已毫无关系。扫码支付了600元后,页面显示“出票失败”。
对方解释说,是因为有其他人一起下单,导致出票失败。现在钱被拦截了,需要证明本人操作才能申诉。小雅问如何操作,对方顺势推来一个“中国银监会客服”,给了个网址让小雅下载“云助理APP”。
为操作方便,小雅特地拿来一个没插电话卡的备用机下载了软件,并根据对方要求进入“会议室”接通语音,打开共享屏幕开始进行“退款”操作。此时,小雅已有所警觉,开始同步在网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当看到有人与她有类似遭遇,在不知不觉之下被骗子盗刷了好几万元后,她赶紧挂断电话并报警。“还好用的是没插卡的闲置手机!”事后,她仍心有余悸。
民警分析,该骗局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假借“主办方预留门票”为由,骗走受害人手机号和验证码,先在后台发一个假网站的二维码,让受害人自行刷新,误以为是系统自己跳出来的,再以“支付冲突”“账户冻结”“退款需验证”等话术,引导受害者进入虚假页面,或下载恶意软件,最终实施连环诈骗。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请勿轻信“官方预留票”“后台帮忙操作购票”等说辞,绝不向声称票务的陌生网友透露验证码,请勿轻易下载视频会议APP,绝不与无法核实身份的网友开启屏幕共享,防止对方窥视你的手机屏幕,盗刷走你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