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日前,曾因频繁炫富遭封号,并因偷税749万元被处以1330万罚款的网红“柏公子”复出了。在“王子柏”这一新账号中,他11月已直播超19次。舆论争议之下,平台再次出手,“王子柏”主页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
说起来,最近复出或试图复出的劣迹网红及艺人并不少。比如,曾经的涉毒艺人含笑直播卖手串被举报,因穿警服直播带货被拘的嘎子哥线下演出被取消,因不当言论及炫富被禁止关注的蓝战非已经正常更新。稍早些时候,秀才、东北雨姐等也曾有所试探。诸如此类复出现象,每每引发巨大争议。
纵观各方观点,大体可分为两派。持否定意见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劣迹,都意味着失德失范乃至违法踩线,个人形象败坏,若再于镜头前露脸,无异于向社会传递不良信号。而且,躲过风头即可卷土重来,这犯错成本岂非太低了?另一派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才是最终指向。“封禁”也不该是无限期的,只要改过自新,理当拥有回归正常道路的机会。
众说纷纭,根本上在于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定细则存在模糊地带。目前比较常见的劣迹,比如虚假宣传、偷逃税、涉毒、违法被拘、炫富等,性质其实各有不同,所受处罚也不一样,能不能复出,多久能复出,复出时是否存在职业限制,尚没有明确规定。在巨大流量及利益诱惑下,网红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求复出”,而平台态度则往往受舆论反应影响。正是这种处置的不确定性,导致争议循环出现。
争议背后,恰恰是舆论对于明确规则的期待。就眼下来说,如何根据“劣迹”的性质,划分处理方式?哪些应该短期限制,哪些理当永久禁入?讨论越充分,考虑越周全,规定越详尽,可操作性才越高。人们盼望的具体条例,理当充分考虑社会影响,起到足够警示作用,让所有网红乃至每个网民,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流量时代,各路网红“乱花渐欲迷人眼”,亦带来很多新的治理课题。期待法律规范、行业标准等能够持续细化,用刚性规定捍卫底线红线,让“封印”真正封住,让警钟能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