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老干部说: “我退休金7500,活生生的教训:不管再有钱有闲,也不要轻易请人在家吃饭。一杯酒,引发健康隐患。一顿饭,暴露了隐私和家底。一场往来,搅扰家中安宁。退休后的黄金岁月,与其耗费在无谓的应酬上,不如静心陪伴相濡以沫的老伴,用心经营血浓于水的亲情。” 退休后第三个月,我领到了第一笔退休金——七千五。看着手机银行里跳出的数字,我心里踏实得很。老伴在阳台浇花,阳光透过她的白发,像撒了一层金粉。 就是那个下午,我犯了第一个错误。 我给老周打了电话。他是单位里三十年的老同事,退休前坐我对面。"来家里吃饭吧,"我说,"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老伴劝我:"清净点不好吗?" 我振振有词:"人情往来,总不能退休就断了吧。" 老周来的时候提了两瓶白酒。"好酒!"他嗓门洪亮,"今天不醉不归。" 三杯下肚,他的话匣子打开了。从儿子创业说到女儿留学,从新买的理财讲到海南的房子。我听着,心里那点退休金的踏实感,像阳光下的冰块,一点点消融。 一杯酒,引发健康隐患。 那晚送走老周,我的血压升到160。药瓶在床头柜上泛着冷光,老伴默默递来温水,什么也没说。 第二次请客更热闹。我邀了几个老部下,想显摆一下新装修的厨房。老伴从早就开始忙活,我打着下手,听她念叨:"生抽没了,桂皮也不够……" 饭桌上,不知谁起了头,大家开始讨论起我的房子。 "李工,你这地段现在一平得七八万吧?" "这装修,少说花了三十个?" "还是您会投资,早些年买的现在翻了多少倍……" 我打着哈哈应付,后背却渗出细汗。他们走后,老伴看着一片狼藉的客厅,轻声说:"咱家这点底,都让人摸清了。" 一顿饭,暴露了隐私和家底。 最让我后悔的是请老邻居那次。他们带着五岁的小孙子来。孩子活泼好动,一把抓花了我的紫砂壶,那是女儿从宜兴带回来的生日礼物。孩子奶奶轻描淡写:"小孩子嘛,不懂事。" 他们待到晚上十点。送客关门,屋里突然安静得可怕。鱼缸里的氧泵发出单调的声响,老伴靠在沙发上,揉着太阳穴:"这一天,比上班还累。" 一场往来,搅扰家中安宁。 转折发生在上个月。老伴感冒发烧,我陪她去医院。输液室里,我们并排坐着。她靠在我肩上打盹,呼吸轻轻拂过我的脖颈。我看着药液一滴一滴落下,突然明白了什么叫"相濡以沫"。 那天回家,我熬了小米粥。她坐在餐桌前,小口小口地喝,突然抬头笑了:"比请客吃饭舒服。" 是啊,舒服。不用强颜欢笑,不用小心翼翼,不用计较得失。 如今,我的退休生活终于上了正轨。早晨和老伴去菜场,挑最新鲜的蔬菜,和相熟的小贩聊两句天气。午后她在阳台打理她的多肉,我在书房练字。偶尔女儿带着外孙回来,家里才会热闹一阵,但那热闹是甜的,不累人。 昨天在公园遇见老周,他正要去参加另一个饭局。"一起?"他热情相邀。 我指指不远处打太极的老伴:"约好了,陪她。" 他摇摇头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他上个月住院的事,酒精肝。 回到家,老伴正在包饺子。韭菜鸡蛋馅的,我的最爱。我洗手帮忙,她教我捏花边:"这样,轻轻一挤就好。" 我们包得很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说起女儿小时候的糗事,说起明年开春想去江南。面团在手中柔软温顺,饺子在盖帘上站成一圈圈白胖的月亮。 退休后的黄金岁月,与其耗费在无谓的应酬上,不如静心陪伴相濡以沫的老伴,用心经营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七千五的退休金,原来最智慧的用法,是买回两个人的清净相守。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自由的。" 退休后的自由,恰恰体现在可以选择远离喧嚣的独处,或是与至亲之人共享的静谧。无谓的社交是对这种自由的消耗,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才是晚年幸福的真谛。 当洗尽铅华,褪去所有社会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身边那个相伴一生的人,和那个血脉相连的家。 一饭一蔬的平淡,远胜推杯换盏的热闹;四目相对的默契,赛过高谈阔论的虚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