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阳]演员李天柱说:“2011年拍《甄嬛传》时,我第一次见陈建斌,我说我是李天

[太阳]演员李天柱说:“2011年拍《甄嬛传》时,我第一次见陈建斌,我说我是李天柱,幸会幸会,他只是哦了一下,再没讲什么,走了,说实话以我以前的脾气,你第一次这样子,我肯定就会讲,哎,小子,过来,我跟你说话,懂不懂礼貌啊?”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李天柱)   2011年初,横店影视城,《甄嬛传》片场人声鼎沸。一位年近六旬的台湾演员迎面碰上饰演雍正皇帝的陈建斌,热情地自我介绍:“我是李天柱,幸会幸会!”   对方却只轻轻“哦”了一声,转身就走。那一瞬间,李天柱心头一紧——若是年轻时的他,早就火冒三丈:“小子,过来!我跟你说话,懂不懂礼貌?”   可这一次,他什么也没说,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岁月早已教会他:片场不是争面子的地方,角色才是演员真正的语言。   李天柱生于台湾,是上世纪80年代琼瑶剧风靡一时的当红小生。《追妻三人行》《一往情深》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老公”,儒雅又带点幽默的气质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但他没在偶像光环里止步,反而转身扎进舞台剧的世界,在兰陵剧坊和表演工作坊中磨炼演技。与金士杰、李立群并称“台湾话剧三杰”的他,一步步褪去浮华,沉淀出扎实的表演功底。   2003年,他凭《再见阿郎》拿下金钟奖最佳男主角;三年后又以《流金岁月》再度封帝。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表演的敬畏与坚持。   正因这份积累,当《甄嬛传》剧组找上门,请他出演太监总管“苏培盛”时,他虽一度犹豫,“一个金钟影帝去演太监?颜面何堪?”   但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看似卑微的角色。为了贴近人物,他剃掉头发,反复琢磨清代太监的一举一动:走路微微屈膝,眼神不敢直视,手指习惯性蜷缩,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常说:“棋子不分大小,少了兵卒,整盘棋都动不了。”   在他眼里,没有小角色,只有不够用心的演员。有一场戏,他要跪地捡拾打碎的瓷片,二话不说“咚”地一声跪下去,玻璃碴子扎进膝盖也咬牙不吭声。   正是这份拼劲,让原本冷淡的陈建斌在拍完后主动走上前,恭敬地喊了一声“李老师”。   《甄嬛传》播出后,“苏培盛”意外成了全剧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要嫁就嫁苏培盛”迅速刷屏网络,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忠诚、隐忍与难得的人情味。   这个太监不是奴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李天柱用细腻的表演,把一个配角演出了主角的分量,也让自己的名字从台湾老戏骨变成了全国观众心中的演技标杆。   当初那个“哦”字带来的尴尬,也在日复一日的合作中烟消云散。后来他笑着解释:“他不是没礼貌,是太投入角色了。”   这份理解,正是他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不再计较表面礼节,更看重专业精神。   如今71岁的李天柱依然活跃在荧幕上,但始终坚守一个原则:不接烂戏,不为流量低头。他看不惯当下一些演员只重番位、不重表演,直言:“戏是捧出来的吗?是演出来的!”   在他看来,演员的价值不在头衔多响、曝光多高,而在于能否把灵魂放进哪怕最不起眼的角色里。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日常。     回望李天柱的演艺路,用七十多年光阴证明:真正的演员,靠的不是资历或名气,而是对角色的真诚与敬畏。   艺术需要时间沉淀,人格需要经历打磨,而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靠身份索取,而是用专业一点一滴赢来的。李天柱的存在,照亮了演员本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