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马超都投降了刘备,为何庞德宁死不降?你看他临死前对关羽说了啥。   庞德被押到关

马超都投降了刘备,为何庞德宁死不降?你看他临死前对关羽说了啥。   庞德被押到关羽帐下时,江水正漫过樊城的垛口。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踱步,身后是蜀汉军旗猎猎作响,他大概以为凭马超和庞柔的情面,足以让这个西凉汉子低头——毕竟连主公都降了,副将还有什么理由死扛?   可庞德瞪圆的眼睛里映着对岸曹军大营的火光,张口便是那句震得帐内死寂的骂词:"竖子!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刘备算什么东西!"   这话像根刺扎进关羽心里,却道破了庞德最真实的盘算。襄樊之战前,曹操帐中早有流言:庞德的旧主马超在刘备麾下,亲哥庞柔在汉中做官,谁知道他会不会临阵倒戈?这种猜忌不是没来由的——当年马超投奔刘备时,留在邺城的妻儿老小被曹操杀得干干净净,连襁褓里的儿子都没放过。   庞德跟着马超混过几年,太清楚曹氏对"贰臣"家属的狠辣。他出征前特意让人抬着棺材随军,不是为了表必死决心,而是要堵住那些怀疑的嘴:看清楚,我庞德的命在这里,家人的命在你们手里。   被俘时庞德不是没动过念头。关羽提到兄长庞柔在蜀汉为官,这话像根细针扎进他的软肋。庞柔是庞德在世上仅剩的血亲,可自从庞柔跟着马超入蜀,兄弟俩已经十年没见。但庞德更清楚,此刻许昌城里,自己的妻子儿子正在曹氏的监视下度日。   马超投降的代价是什么?是马氏宗族两百余口人头落地,只剩个马岱跟着入蜀。如果自己点头降了,许昌那边的屠刀立刻会砍向庞家老小——曹操连荀彧的子嗣都容不下,何况一个有"叛将"前科的降将家属?   更要命的是于禁的投降。这个跟着曹操三十年的老将,一仗下来跪得比谁都快,对比之下,庞德的硬气成了曹魏最需要的牌坊。   他太明白政治场里的生存法则:当主公需要忠臣的时候,死人比活人更有用。曹操活着时最恨背叛,可曹丕登基后最需要宣扬忠义——庞德的死讯传到许昌那天,曹操亲自下令厚葬,曹丕后来更是追谥他为"壮侯"。这些荣耀不是给庞德的,是给天下人看的:瞧瞧,降将的家属会被屠灭,忠臣的后代能封侯。   庞德的儿子庞会后来跟着钟会入蜀,把关羽满门杀得干干净净,这事儿史书里写得血腥,却藏着庞德当年的算计。如果他投降蜀汉,庞会顶多是个"叛将之子",在益州混个闲职到头;可他死在关羽刀下,庞会就成了"忠烈之后",带着曹魏的恩典一路升迁。   44年后庞会屠灭关家时,怀里揣着的不仅是父仇,更是庞德用命换来的入场券——看看,这就是不降的回报,不仅保了妻儿,还让子孙在乱世里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有人说庞德是愚忠,可翻翻《三国志》就知道,马超投降刘备时,庞德已经带着部曲投奔曹操五年了。他在曹营娶妻生子,根基早就扎在中原。   西凉汉子最看重的不是虚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实在。当关羽用"兄长在汉中"劝降时,庞德看到的不是亲情,而是曹氏屠刀的寒光——马超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庞柔在蜀汉自身难保,拿什么护住许昌的庞家?   他那句"宁为国家鬼",说白了是"宁做曹魏的忠臣鬼,不做蜀汉的流亡人",因为曹魏的朝堂里,还留着他儿子的活路。   襄樊的江水终究退了,庞德的尸体被曹军捞回去厚葬。多年后庞会站在成都街头,看着关家老小的血浸透青石板,大概终于明白父亲当年的嘶吼:不是不怕死,是不敢让活着的人去死。   乱世里武将的忠义从来不是热血上头,而是算尽了生死账后的抉择——用自己的头颅,换庞家三代人的平安,这笔买卖,庞德算得比谁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