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图鉴》中展示的线叶龙胆。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11月26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植物适应与进化学科组编写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图鉴》,已正式出版发行。
据悉,《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图鉴》的编撰得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支持,编纂团队历时数年,踏遍青海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梳理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域的野生维管植物。全书收录746种植物,涵盖56科238属。
“长久以来,三江源的植物世界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相较于瞩目的明星动物,植物的科学认知与保护宣教显得尤为薄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发起认为,人们常惊叹于高原的壮美,却鲜少驻足凝视一朵野花的绽放,人们深知“中华水塔”的生态意义,却对构成这片生态基石的植物群落知之甚少。
《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图鉴》中,植物科级分类严格遵循反映植物分子亲缘关系的APGIV系统排序,属级分类按字母顺序排列,兼顾分类学前沿进展与检索便捷性;形态描述摒弃冗长的学术术语,转而聚焦花、叶、果等直观识别特征,结合植株整体形态与微观细节的图文对照,构建多维度鉴定体系;分布信息与生境标注精准锚定三江源国家公园地理单元,细化至典型地貌,让读者在高原复杂生境中亦可按图索骥;高清图片涵盖全株生态照、花果特写及生境背景,结合引自《中国植物志》的墨线图与画师李君睿的手绘彩色图片,捕捉同种植物不同物候期的形态变化,使野外鉴定从“专业难题”变为“自然观察的乐趣”。(张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