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提到电信zha骗,人人都恨得牙痒痒,但如今有一种骗局比电zha更隐蔽、更致命 —

提到电信zha骗,人人都恨得牙痒痒,但如今有一种骗局比电zha更隐蔽、更致命 —— 骗贷。电zha是 “骗你主动转钱”,最多让你损失现有存款;而骗贷是 “偷你身份替你借钱”,你没花一分钱,却可能背上几十万债务,征信留下终身污点,连翻身的机会都难有。 骗贷的可怕,首先在于它的 “防不胜防”。现在的骗子早已用上 AI 技术,把 “偷身份” 做成了流水线作业。可能你在商场好心帮陌生人读了一组数字,或是在公共充电桩充了次电,面部信息、声音就被悄悄录制,AI 再生成能眨眼、说话的 “数字替身”。加上从黑市买来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骗子凑齐 “身份四件套” 后,半小时内就能批量登录网贷平台,用 AI 替身骗过人脸识别,贷款秒批到账后立刻转走。等你收到催债短信时,骗子早已跑路,而贷款合同、银行流水上全是你的信息,百口莫辩。 更致命的是骗贷的 “后遗症” 远比电zha严重。电zha被骗后,顶多是存款归零,只要及时报警还有追回的可能;但骗贷带来的是三重毁灭性打击:一是被动负债,哪怕证明是被骗,也得先还清贷款,否则会被法院强制执行;二是征信拉黑,逾期记录会保留 5 年,期间房贷、车贷、信用卡全办不了,甚至影响工作;三是催收骚扰,催债电话会不分昼夜轰炸你和家人,让生活不得安宁。上海就有老人身份证被盗用骗贷 28 万,催债公司天天上门,老人直接急得住院;还有人莫名背上贷款,结婚买房时才发现征信有污点,婚事差点告吹。 更令人担忧的是,骗贷还在向金融系统蔓延。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二手房低首付政策,虚构交易让 “职业背债人” 接盘,把无力偿还的债务转移给银行,导致银行不良率飙升,2025 年一季度全国断供金额就高达 2780 亿元。这种操作不仅让个体陷入债务深渊,还在悄悄掏空金融地基,最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危害远比单一电zha更广。 电zha是 “明抢”,骗贷是 “暗害”。前者抢的是你口袋里的钱,后者偷的是你的信用和未来。面对越来越隐蔽的骗贷套路,我们除了要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不轻易帮陌生人完成人脸识别、读验证码等操作,更要警惕各类看似无害的 “求助”。毕竟,比起一时的钱财损失,一辈子背着债务、带着征信污点过日子,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