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宗馥莉卸任娃哈哈法人、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一下子辞去所有职务,退的干干净净。29

宗馥莉卸任娃哈哈法人、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一下子辞去所有职务,退的干干净净。29.4%的股权依然牢牢在握。接替宗馥莉的,是一个多月之前已经出任娃哈哈总经理的许思敏。 这一步看着像退场,其实更像换挡。股权在手,控制力不见得少,只是把风口留给更能冲的人。新面孔上台,节奏会快,阻力也会大。外界最关心的不是谁当家,而是路怎么走。 许思敏31岁,法学底子,年轻不等于稚嫩。他吃过创业的亏,也啃过硬仗,能在复杂环境里往上走,说明脑子清、手脚快。但法务思维当舵手,第一枪打哪里?是先理顺股权和章程,还是先稳经销商?是砍SKU提效率,还是上新品抢份额?每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娃哈哈的盘子不小,历史包袱也不轻。全国经销网络层层叠叠,返利、库存、价格线,哪条动了都会痛。内部还有老团队的惯性,新势力的野心,磨合不顺就容易出现真空。外部对手盯得紧,农夫、可口、元气都在抢用户心智,低糖、功能、即饮茶赛道竞争激烈,容错空间不大。 我判断,短期三件事可能同步推进: - 对组织做体检,收口条线,明确谁拍板,减少跨部门扯皮; - 产品上做减法,关掉低效品类,集中火力在低糖电解质、蛋白饮和年轻化碳酸上试一两款标杆; - 法务打法延伸到经营,清理历史合同和渠道债,给市场一个清晰口径,稳住一线信心。 至于资本层面,是否会引入外部董事、推动子公司独立融资、开放联营,这些都值得看。宗馥莉放手日常管理,可能是为了避开矛盾焦点,也为后续重大调整留出腾挪空间。真正的权力不是职位表,而是能不能定方向、定人、定资源。近三成股权,就是最后的底线。 悬念在这:法务出身的理性,能不能转化成市场上的速度?他敢不敢在三个月里交出一个看得见的样板城市,半年拿出渠道回款和毛利改善的数据?一年后,员工愿不愿意跟着他加码?这三道题做不对,舆论转向很快。 我更看重两点:一是是否尊重经销体系的长期利益,不搞短期价格战;二是能否用数据驱动决策,而不是情绪管理。做好这两点,年轻就是优势;做不好,年轻就会变成风险。你看好这位31岁的掌舵者吗?我会盯着他第一个百日动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