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钓鱼岛”叫成“尖阁诸岛”,他这绝对不是口误,而是递出的“投名状”!黄循财或许觉得自己站在调停者的位置上很体面,竟然劝受害者放下过往、向前看,可他忘了,新加坡市中心那座68米高的“死难人民纪念碑”下,沉睡着5万具被日军残害的冤魂,那是刻在狮城血脉里的伤痛。 这段血海深仇要从1942年说起,日军攻陷新加坡后,因痛恨当地华侨支持抗日,司令官山下奉文下令展开“肃清”行动。 18至50岁的华人被强行集中甄别,戴眼镜被当成知识分子、说方言被视作反抗者,仅凭日军主观判断就被押往樟宜海滩、榜鹅海滩等地,或用刺刀挑杀,或集体扫射抛尸入海。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终认定,这场屠杀造成2.5万至5万平民遇害,这也是纪念碑矗立的缘由,每一块碑石都承载着对侵略者的控诉。 2025年11月,黄循财在彭博社新经济论坛上的表态,彻底暴露了这份“投名状”的真实目的。 他不仅采用日本单方面的错误称谓,还宣称支持日本在区域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对日本右翼的挑衅轻描淡写,反倒要求中方克制。 这哪里是中立调停,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着讨好日本换取自身在大国博弈中的筹码。 新加坡作为二战受害国,本该对历史伤痛感同身受,却忘了日军当年不仅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还曾在当地设立细菌战部队,用华侨做活体实验。 黄循财的言论,本质是牺牲中方核心利益,向西方和日本表忠心,想在中美博弈间左右逢源。可历史早已证明,靠出卖原则换来的“安全”终究是镜花水月,忘记历史的人,终将重蹈覆辙。 那座纪念碑不仅是纪念逝者,更是警示后人:尊严从不是妥协换来的,讨好侵略者的投名状,只会沦为历史的笑柄。长岛钓鱼岛 钓鱼岛公园 江头钓鱼岛 宜昌钓鱼岛 钓鱼岛执法 星海钓鱼岛 押卫领海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