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草 /来源:澳门导报官网
(一)
幽谷垂舒露,清姿映素晖。
不争桃李色,自着碧云衣。
风过疏香远,澹然朱紫巍。
谁言山静寂,抱道守玄机。
(二)
岩岫千重险,根蟠石髓肥。
三冬攒翠色,九畹漾新辉。
岂慕牡丹贵,何妨萧艾围。
但凭明月证,素袂缀霜微。
(三)
冰雪凝绡魄,琛光立峻希。任他风雨骤,我自展青霏。
瘦土生铮骨,寒泉育慧薇。
岂随凡卉落,千仞碧芳归。
(四)
金苑迎君子,锦华纱罩玑。
沏茶斟古意,素楮澈澄徽。
香沁襟怀彻,韵流天地围。
愿兼松竹伴,长葆牡兰袆。

《兰辞•清韵四章,修辞手法解析分享》
一、对比:以俗衬雅,凸显兰之清贵
以兰的 “雅质” 形成对比,强化兰的独特品性:
①桃李对比:(一)章, 以桃李争艳的喧闹,对比兰 “着碧云衣” 的淡雅,突出兰不趋时、不媚俗的坚守,暗合君子 “和而不同” 的品格;
②牡丹对比:(二)章, 用牡丹的富贵显赫,对比兰生于 “萧艾围” 却不羡华贵的姿态,彰显兰 “贫贱不能移” 的气节,将外与内在的反差拉满;
③凡卉对比:(三)章,以凡卉逢秋即落的脆弱,对比兰 “千仞碧芳归” 的坚韧,凸显兰超越寻常草木的精神高度。
二、拟人:赋兰人格,暗喻君子襟怀
赋予其人类的情志与行为,使 “兰即君子” 的象征更鲜活:
①守道之姿:(一)章 “抱道” 一词将兰化为持守道义的君子,“守玄机” 则赋予其洞察真理的智慧,打破 “山静寂” 的清冷,让兰有了主动的精神追求;
②挺节之态:(三)章,“我自” 二字赋予兰强烈的主观意志,面对 “风雨骤” 的逆境,仍 “展青霏”(舒展青翠身姿),活现君子 “威武不能屈” 的刚毅;③尚友之愿:(四)章 ,直接让兰生出 “与松竹为友” 的期许 —— 松竹皆为君子象征,既强化自身君子属性,又暗喻君子 “同道相契” 的追求。
三、象征:以兰喻德,传承君子比德传统
“兰” 作为核心意象,全程象征君子的精神品格,且随章节层层深化:
①环境象征品格:(二)章,兰生于 “岩岫千重险” 却扎根厚土,象征君子虽处逆境,仍能深植德行、涵养根基;(三)章 ,“瘦土”“寒泉” 象征环境,“铮骨”“慧薇” 则象征君子炼成的刚直与智慧。
②行为象征操守:(四)章 ,兰的香气融入茶中、映于素纸,“古意”“澄徽”美德,借兰香传递,象征君子以自身德行影响周围,如兰香般浸润人心。
③意象组合象征:末章 ,将兰与松、竹(传统君子意象)并置,三者共同构成 “岁寒三友” 的延伸意象,使兰的君子象征更具文化厚重感,永葆兰的美德衣饰,则以 “牡兰袆” 喻君子德行,收束全诗象征主旨。
四、修辞整体效果:融情于物,清韵见风骨
三种修辞彼此呼应:对比衬兰之雅,拟人让兰 “自立” 显德,象征则将兰与君子完全勾连。通过兰的修辞化呈现,让君子的清贵、刚毅、守道之姿跃然纸上,既贴合 “清韵” 的诗题,又让 “抱道守真” 的内核更显隽永。
五、全诗在平水韵(五微)首句仄起式格律严谨的规则为基础又力求丰富
①形象生动:比喻、拟人、通感让兰花“活”起来,有了灵魂、风骨和情感。
②内涵深刻:用金兰、萧艾、九畹和玄机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辨。
③情感强烈:对比、反问、设问,使得诗歌充满了张力、傲骨与自信。
④意境宏大:夸张和象征手法,提升到了与天地同辉、与日月同存的永恒高度。
⑤“兰画”组诗:更是一部立体的、充满戏剧冲突和哲学思辨的“兰之史诗”,其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都展现了极大的深刻。(来源:澳门导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