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诗僧圆寂前,留绝笔诗一首,大彻大悟,渡了世人1000年

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个小故事诗为儒者禅。在唐代,有几位著名的诗僧,比如梵志、皎然、尚颜、贾岛,无可、贯休,以及我们今天要

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个小故事

诗为儒者禅。

在唐代,有几位著名的诗僧,比如梵志、皎然、尚颜、贾岛,无可、贯休,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齐己等。

虽是“大唐盛世”,但自唐开国,到唐灭亡,战乱就不曾断过,尤其“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因难以维持生计,便选择遁入空门。

僧梵志、贾岛、无可等,皆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出家为僧的。

杜牧笔下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大兴佛寺,如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但南北朝虽有僧籍,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度牒”制度。也就是说,僧尼都还没有正式合法的身份,如果要远行,需要官府开具临时文书。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1年,始为沙州大云寺授“戒牒”,隶属祠部。“安史之乱”后,朝廷财政极度紧张,因此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宰相裴冕建议通过卖官、卖僧道度牒以补充军费。

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所以肃宗移驾凤翔后,就将裴冕罢去了宰相职务。

“冕不识大体,以聚人曰财,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储积为务。人不愿者,科令就之,其价益贱,事转为弊”

公元758年,肃宗改元乾元,正式颁布了僧尼制试与度牒发售制度。

实际上,早在东晋就置有“僧官”,后北魏太武帝灭佛,对此制影响很大。到隋文帝时,佛教再度复兴,设沙门大统、昭玄统、昭玄都。隋炀帝又开创了监寺制度,实现了俗官对僧侣的监管,具有跨时代意义,影响后世一千多年。

唐承隋制,高祖立“十大德”来替代中央僧官,随后太宗当政,“十大德”和地方僧官制度皆被废除,由鸿胪寺及礼部监管,分别设崇玄署和祠部。

玄宗朝又设功德使,分管僧务,肃宗朝天下大乱,没心思管这些,直到宪宗朝,除祠部掌管僧簿和度牒外,其余僧务皆归功德使。

功德使之下又设有僧录司,这是有唐一代最高级别的僧官。武宗朝灭佛,僧务划归礼部,宣宗再立,此后便成定制。

无论制度如何变更,除游僧需要化缘,住寺僧总是有口饭吃的。今天借讲齐己的诗,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僧制发展史。

同样,齐己也是生在贫苦人家,本姓胡,因晚唐战乱较多,其父为其取名“得生”。

身为佃户,小胡得生继承祖业,自幼便给地主家放牛。

时潭州益阳大沩山有同庆寺,寺院的山坡上,水草肥美,成了胡得生放牛的圣地。闲暇之余,胡得生会跑去私塾偷听,渐渐就识了字。

有唐一代,无人不会吟诗,识字后的胡得生,一边放牛,一边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由于没有什么朋友,回到家也是把自己关在屋内,继续苦思,最终还真写出一首《闭门》: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

这首诗,用现代话翻译就是: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一晃,胡得生到了十一岁,已经不甘心于这辈子只做个放牛娃,遂仰天吟啸,呼出一首《片云》诗: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

“欲化水龙乘风起,直入云霄九万里”,同庆寺的僧人打此经过,心想这是哪位狂人在此放歌。走近一瞧,原来是整日放牛的胡得生,一时惊为天人。

回到寺院后,僧人们就将此事讲给了住持,住持觉得这孩子有慧根,将来或可得道,遂派人前去游说。

没想到,任凭寺里的大和尚讲无边佛法,芸芸众生,胡得生就是不同意出家。最后大和尚无奈,对胡得生说:出了家,你就不用放牛了,还有饱饭可吃。

这下胡得生开心了,欣然前往,于是拜在了仰山大师慧寂座下,取法号齐己。

苦心修禅十年后,齐己开始云游四海,苦行悟道,自称“衡岳沙弥”,遂登岳阳、望洞庭、过长安,遍览名山古刹。

这期间,齐己始终没有放弃写诗。

时郑谷诗名大盛,因此过宜春,齐己作了一首《寄郑谷郎中》前去拜谒,其中有一联为: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

见到郑谷后,齐己虚心请教,郑谷含蓄地说,“独一字不好”,但并未指明是哪个字。

为此,齐己琢磨了数日,终得领悟,再次拜访郑谷,道:将“别下著僧床”中的“下”,改为“扫”如何?

郑谷满意地点点头,遂齐己称其为“一字师”,这也是“一字为师”的由来。

随着阅历渐丰,齐己的诗名也渐渐显露,直到写出那首《早梅》,更是闻名遐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江山易主,齐己作《看金陵图》:

六朝图画战争多,最是陈宫计数讹。

若爱苍生似歌舞,隋皇自合耻干戈。

随后,齐己入庐山,潜心悟道,寻众生之法。公元921年,齐己入蜀讲禅,得南平王高季兴极力挽留,以“僧正”安置龙兴寺,供月俸。

此后十余年,齐己开坛,座下弟子众多。闲余著述论诗,编《白莲集》,撰《风骚指格》,诗风已大成。

约公元937年前后,齐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临终前有诗告诫弟子,无须为自己立碑。亦是自省,故题为《自遣》: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诗文大意为:

如今才明白,人生到头,不过是大梦一场,既然已经醒来,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死后,我会被埋进孤峰野岭,一把火化作灰烬,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云朵散去了,天空才会碧蓝,世界静了下来,方能感受到月华如水。各位弟子们,我早已看透这世俗,不必为我立碑凭吊,因为你们祭拜的,无非是一块墓石,仅此而已。

齐己这首绝笔诗,充满了禅理,大彻大悟。人从哪里来,终归要回到哪里去,浮生一梦,不过是一场修行。

世俗中的一切,都是虚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更何况是一块冰冷的墓碑。正如齐己在《感时》中所写: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评论列表

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3
2025-10-25 16:09
勤修行佛法,勤念佛菩萨名号,勤受持读诵佛经,信因果 发菩提心,好好念佛,虔诚勤念佛菩萨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归依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归依地藏菩萨 做一个德善的自己,承扬佛法,承扬佛德善
宝云
宝云 2
2025-10-29 21:03
[爱心][大哭]
云宝
云宝 1
2025-11-01 17:35
[微笑][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