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随着两段与各自情人的“私密录音”的曝光,戴安娜、查尔斯双双身陷绯闻。
昔日“灰姑娘嫁给王子”的童话爱情,竟然沦为人们口中的笑柄。
就在此时,戴妃曾经最信任也最爱的“情人”——詹姆斯·休伊特,“勇敢”地站了出来!
可惜,他不是来英雄救美的。
他是来“落井下石的”。
休伊特“眼光贪婪”,迅速瞄准“商机”。
接连推出两本畅销书:《爱河中的王妃》与《爱情与战争》。靠贩卖隐私,狂赚130万英镑。
但他贪心不足,竟又企图以1000万英镑天价,公开拍卖戴安娜写给他的64封情书。
结果?彻底翻车,惨淡收场!
并且,休伊特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甚至,休伊特因为受不了这个刺激,都自杀了,就是抢救回来了。
而出卖情人隐私赚钱的法门,这一回,为什么不灵了?
当时间退回到1986年一场晚宴。
身穿军装、一头红发的休伊特,一眼就瞄准了角落中神情落寞的戴安娜。
彼时的戴安娜与查尔斯,早已貌合神离。
实际上,戴安娜和查尔斯早在哈里王子出生后,婚姻就名存实亡了。
但是查尔斯的心飞向卡米拉,却把戴安娜囚困于镀金的牢笼中。
休伊特以“马术教练”的身份接近她。实则是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的情感狩猎。
这个红发男人,不知从哪学来一套哄骗女人的招术,精准拿捏了戴安娜的心。
“他根本不懂珍惜你”“你太孤独了”。这些廉价共情,却轻而易举,击溃戴安娜最后心防。
可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
休伊特出身普通英国家庭,戴安娜是他跨越阶级的绝佳跳板。
他渴望藉此获得现实利益,却很快发现:即便贵为王妃,她手头也并不宽裕。
事实上,戴安娜在婚姻期间可支配财产极其有限,王室对戴安娜钱财的管控更是严格至极。
直到离婚,她才拿到2100万英镑,其中1700万来自“分手和解金”。
这一切说明:在与休伊特交往时,她根本无力提供他所期望的巨大利益。
名份,没有。物质,也没有。
直接捞钱无望,休伊特便借“参军”迅速转身,寻找下一个变现途径。
钱捞不到,就卖隐私!
当查尔斯与戴安娜婚姻彻底破裂,绯闻公之于众,他迅速嗅到商机。选在她最脆弱的时刻,“突然贩卖隐私”!
1994年,他出版《爱河中的王妃》,大爆五年地下情隐私,赚得第一桶金(30万英镑)。
戴安娜去世不久,休伊特再推《爱情与战争》,又揽百万英镑进账。两本书,共赚130万。
人心不足蛇吞象。尝到甜头的他并未收手。
1999年,休伊特企图以1000万英镑天价,公开拍卖戴安娜的64封情书。
可这一次,他彻底失败了。
甚至,他还为此自杀,就是未果。
有人说,他失败于王室的干预。但在那之前,王室为什么没有干预?
事实上,靠贩卖名人隐私赚钱,论吃相难看者,休伊特绝非个例。
戴安娜前管家保罗·伯勒尔,在她去世后出版《王室职责》大爆内幕,甚至与她的亲兄弟对簿公堂;
她的前保镖也通过媒体大讲所谓“秘密恋情”;
美国有博物馆将她车祸事发地包装成付费景点;
更有商人找来相貌相似者冒充戴安娜,为珠宝店带货.
从生前,到死后,戴安娜始终没有逃脱被利用、被消费的命运。
更讽刺的是,这些靠她赚钱的人中,超过三分之二都自称是戴妃“情人”。
一时之间,“情人”帽子满天飞。个个讲得活灵活现,却统统死无对证。
也正是这类一面之词越爆越多,公众渐渐醒悟:所谓爆料,不过都是为了换钞票。真真假假,再难取信于人。
这,或许正是休伊特后来再也赚不到钱的关键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民间一直流传“哈里王子的红发与休伊特有关”。
事实证明,这很可能是他为了卖书,故意释放的假消息。
哈里出生于1984年,而休伊特1986年才认识戴安娜,时间线完全不符。
“两个金发父母生不出红发孩子?”
现代遗传学早已证实:红发是隐性基因,完全可能隔代遗传。戴安娜的亲弟弟就是红发,斯宾塞家族中也有多位红发成员。
如今的休伊特,67岁。与老母亲蜗居在租来的公寓中,靠每年4000英镑救济金度日。
从靠戴安娜王妃“上位”,到卖隐私赚钱,再到晚年仍蹭流量博同情,他完美演绎了何为“软饭硬吃”。
戴安娜的悲剧,不只是爱情失败。
而休伊特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
把个人经历包装成名人“隐私”来赚钱?这一招早就“烂透”!
当满街都自称是戴妃“情人”时,那个真正上过位的,竟拿真心换钞票。
可惜啊,他没换来金币,只换来千古骂名!
这位戴安娜最为著名的情人,用戴安娜赚钱也因她自杀过。
最终的结果也逃不过,67岁孤独终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