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米YU9彻底曝光!雷军真急了

作者I 李东阳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车界顶流爱豆的八卦绯闻又来了!在小米YU7用三分钟大定20万辆,月销量不断突破新高的

作者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车界顶流爱豆的八卦绯闻又来了!

在小米YU7用三分钟大定20万辆,月销量不断突破新高的纪录轰炸车圈后,市场愈发期待小米接下来会用什么车型延续造车神话。

近日,有媒体报道疑似小米第三款车型在新疆测试的谍照曝光,雷军及多位高管现身昆仑山脚下参与高原测试,这意味着新车到了研发的后期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人只有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才最幸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才最美丽,那种期待感无可替代。

所以市场迫切打听起了小米第三辆车的消息,与之前传出的预测相一致,从外形来看这是一款大尺寸增程式SUV,暂称为小米YU9,相关人士表示内部代号为“昆仑”,有趣的是本次测试的地方正好在昆仑山脚下。

图源:微博@搞机王腾霄

小米汽车规划未来三年内上新三款汽车,如若计划顺利,很有可能明年就会看到YU9的身影,这位车圈新人走向成熟的速度令人侧目。

更值得考究的是,当下汽车市场的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满了新势力的身影。

小米汽车的颠覆姿态有多剧烈?

首款车型从交付到单季营收200亿元仅用15个月,这一纪录遥遥领先一众国产新势力,甚至于特斯拉也被甩在身后。

生态造车的可行性已经被成功验证,还记得雷军之前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特斯拉,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这意味着小米走的是一条“我全都要”的战略方针。

要想把雄心壮志落地,把自己打造成六边形战士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入局增程式就是不得不补的一门课。

以往增程式还被不少消费者视为落后技术,认为新玩家小米不该跟风这条老路。

但要说最近一两年车圈最大的亮点,增程式翻红算得上其中之一,其已经成了新能源领域增速最快的品类。

从雷军等高管亲赴现场足以看到小米的态度,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做测试,这款车彰显着小米挑战又一个极限的决心。

图源:微博@雷军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小米YU9车长超过5米2,车高大概1米8,属于大型SUV,纯电续航在400公里左右,满足日常代步和长途等需求。

外观方面一大亮点是与前两款车型差别较大,走的是硬派方正风格,类似于路虎揽胜和坦克700这种力量感十足的设计。

价格仍是个谜团,大型SUV要抢夺的是被理想和问界把持的高端SUV市场,所以30万以上貌似是合理的。

不过去年年底,有不少媒体表示,小米第三款车的定价会比较亲民,有可能会延续性价比杀招。

毕竟在新的领域,自己仍是一个学徒,贸然攀高要承担极高的风险,而且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如小米SU7 Ultra的出现说明小米给自己留足了高端化空间。

但如今小米汽车已经凭借SU7和YU7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结合小米高管之前表达绝不内卷的决心,售价的设定或许还要依据彼时的环境而定。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正在完成车圈新人的蜕变,同时希望快速延续自己的成功方针。

车圈优等生小米,当下留给市场最大的疑问是何时盈利。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 2025 年 Q2 财报会上明确表示,汽车业务“下半年目标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并强调“不打价格战,专注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营收为206亿元,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的62亿元提升230.3%,主要靠交付量和单车平均售价的提升拉动。经营亏损由2025年第一季度的5亿元,进一步收窄至3亿元。

而在单车毛利率上,小米同样创下新高,达到26.4%,同比增长71.4%,环比增长13.8%。

以友商数据来对比,2025年第一季度问界的毛利率为27.6%,理想是20.5%,比亚迪为20.1%,极氪是19.1%,特斯拉汽车业务则为16.2%。

而YU9的推出恰好填补了小米在增程与全尺寸SUV市场的空白:其定位30-50 元级全尺寸增程 SUV,瞄准2025年1-8月同比暴涨42%的增程赛道,而该市场目前由理想 L9、问界 M9 等 45 万元以上车型主导,YU9 以 29.98 万 - 35 万元起售的 “降维打击” 策略,有望快速抢占家庭用户市场。

图源:微博@搞机王腾霄

参考YU7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台的爆发力,YU9预计年销可达20万辆,占2026年总交付量的 25%,推动北京亦庄工厂(年产能 40 万辆)及规划中三期工厂的利用率突破90%,彻底摆脱产能闲置导致的成本压力。

不过YU9 虽不直接影响2025年下半年单季度盈利的拐点预测,但作为2026年核心增量车型,其市场表现将决定稳定盈利期的质量。

如果YU9能如期实现20万辆年销,小米汽车2026 营收有望突破 960 亿元,彻底兑现 “人车家全生态” 的盈利价值。

反之,若增程市场竞争加剧导致 YU9 销量不及预期,则可能将全年盈利目标延至 2027 年。

只是目前在行业人士看来,小米汽车盈利只是时间问题,大家更看重其是否能够健康发展。

毕竟作为车圈新人,短短数年已经踏入了不同细分赛道,这对于小米的考验是极大的,而且如今的SUV市场已经卷成了麻花。

2025年什么车型最火?大六座SUV当仁不让。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大型SUV销量中,六座车型贡献超70% 份额,核心驱动力是中产家庭对空间自由的渴求,以及第三空间的魅力实在诱人。

目前已经展开角逐的车型有问界M8、领克900、深蓝S09、腾势N9和广汽昊铂HL……主要动力形式以增程和插混为主。

这里面最来势汹汹的无疑是问界M8,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2万台,连续数月销量在2万以上,馋哭友商。

图源:微博@问界汽车

其实大六座SUV市场一直以来都被问界和理想把持,如问界M9长时间稳坐大型SUV的销冠,排在第二的是理想L9,这两款车的起售价都在40万元以上。

把榜单往下翻很难找到一个销量出色的爆品,这意味着这块市场仍然有空间可以切入。

其他品牌给出的做法很简单:性价比。

今年上市的领克900 、腾势N9、深蓝S09、乐道L90、问界M8等车型,起售价都定在了40万元以下,通过价格策略来分一杯羹。

危机感最紧迫的应当是理想,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长续航和大空间成功填补了消费者需求,实在了这个赛道的超车,但目前友商都在复制理想的成功学路径。

毕竟问界的护城河优势不俗,从理想下手是个相对保险的切入点。

小米汽车选择从增程式入手就是很好的说明,如今同行们已经完成了“质疑理想、理解理想、成为理想”的转变。

其最成功的学生零跑,靠着“性价比”增程式车型,月销甩开蔚来、小鹏,强势杀入第一梯队。

甚至坊间流传起了一句:“只要理想卖得好,零跑就不可能卖不好”。

擅长摸着石头过河的小米,看着过来人的成功经验,没理由不捡。

如今大型SUV赛道俨然成为了狂欢现场,不过对于车企而言,狂欢背后已是生死竞速。

小米汽车的跟进来的有些稍晚,但市场乾坤未定,谁都有可能成为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