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大V被禁言!李楠怒怼水军围猎小米华为,微博高层一句话点出真相?
“小米华为汽车被水军围攻多年?微博一口气封了20多个博主,真相终于要揭开了!”
7月14日凌晨,魅族前CMO李楠发了条爆炸性微博,直接点名:“汽车圈长期存在水军组织,有明确目标,专门抹黑小米和华为。”
这条微博,炸了。
为啥?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一大波汽车和数码博主被微博官方集体禁言,数量高达近20个账号,包括“我是大彬同学”“赛车星冰乐”“小马甲不小”等业内熟脸。
禁言理由:长期发布攻击中国新能源企业和企业家的内容。
结果李楠一发声,直接把这事点成了“行业性水军黑幕”——而且,还牵出两个名字,小米,华为。
你以为这就完了?没有。
更惊喜的是,微博CEO王高飞(来去之间)亲自下场评论了李楠的发言,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华为和小米车根本不是一个价位段,没啥竞争,不排除是‘第三方’在撺掇。”
这一句话,把吃瓜群众全看愣了:所以是有人在幕后搞事?谁这么大手笔,能发动20多个水军博主专职抹黑,还把小米华为一锅端?
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层层掰开说。
先看封号名单,确实不是“普通喷子”——很多人都是汽车圈和数码圈的活跃博主、视频创作者、KOL,粉丝动辄几十万,平时发点车评、测评、吐槽,跟大众互动频繁。
而这波集中封杀,明显是微博出于某种“统一标准”的“整顿行为”,而且几乎所有禁言博主,在近几个月都发过针对小米SU7或华为问界的“差评内容”。
比如说SU7“小米车门掉了”、问界刹车失灵、智驾不靠谱之类的“新闻”,哪怕有的只是转发带评论,也被判定为“带节奏攻击”。
这就让很多人产生质疑:是不是有人有组织地,长期带节奏搞这俩品牌?
然后李楠跳出来说:“确实有!我亲眼看过,有水军组织,目标就是小米和华为。”
这下事情突然就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产业层级的舆论战”。**
更猛的是,微博CEO王高飞的回应,直接点出了重点:“别觉得这是小米和华为之间在互搞,他们不是一个价位段的车,根本不构成直接竞争。”然后抛出重磅一句:
“不排除是有和小米、华为都有竞争关系的第三方,在背后撺掇。”
这话听着轻描淡写,实则是整个互联网最近最具火药味的一句话。
我们来翻译一下:
小米SU7和华为问界互相并不抢饭碗;
但它们都在快速占据新能源车市场;
所以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老牌车企、新势力、外资品牌;
而这些“对手”才是真正“有动力、有预算”搞水军抹黑的幕后玩家。
也就是说,这场围绕小米华为的网络风暴,背后其实是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的“内容战争”。
别不信,“内容战”在新能源圈早就不是新闻了。
不久前,哪吒汽车高管刚在直播间公开骂吉利新车是“烂车”;蔚来前段时间还被质疑请了水军围攻小鹏新车型;理想创始人李想也公开说过:“我们被人用舆情搞过好多次。”
现在轮到华为和小米,也只是被推到了聚光灯前。
尤其是小米SU7这种“现象级爆款”,4月份上市,一周破单8万台,直接冲击了一堆20-30万级别车型,谁不眼红?再看华为问界,靠着华为渠道加持+鸿蒙智驾系统,销量连翻好几倍,把不少传统车企逼得一口气推出五六款“智驾新车”跟进。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有车企雇水军带节奏黑对手,是不是“合情合理”?是不是“暗地里干活,表面装无辜”?
这也是为什么李楠发声后,网友态度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觉得:你看吧,果然有黑手在操纵舆论,之前说小米车门飞了、问界智驾冲进沟,很多都被证实是“个案+放大”,结果被反复拿出来当话题吓唬人。
但另一部分人也质疑: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消费者真实反馈?微博封号搞“一刀切”,是不是变相捂嘴、护犊子?
甚至有人说:你现在谁批评小米华为一句都被封,那以后搞车评还怎么说真话?是不是以后只能当“宣传号”?
这就引出了核心矛盾——信息自由 vs 舆情控制,谁才是真正决定“正确观点”的那一方?
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在流量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车圈比娱乐圈还乱”不是玩笑话。
谁的车型热度高,谁就被盯上;谁的销量起飞,谁就可能被“内容围猎”;你以为是用户自发的讨论,结果背后可能是精密操作的“内容矩阵+竞品攻击+营销投放”。
而平台像微博,其实一直处在两难中:
你不管,负面舆论发酵、股价波动、品牌投诉、商务走人;
你一管,又容易被质疑“护品牌”“压言论”。
这就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真实环境——既想自由发声,又要稳定风控;既怕水军横行,又怕真话消失。
最后问题来了:李楠说的水军,微博CEO说的“第三方”,你觉得是谁?
是那些传统合资车企?是国产对手?是舆论公司?是媒体操盘手?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多方协同的“攻防战争”?
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消费者,该怎么看待这些被“精心设计”的车圈信息?你看到的,真的是真话吗?
欢迎你来评论区说说——你觉得小米和华为真的被水军围攻了吗?你最近刷到过类似“负面内容”吗?你会因此对品牌印象变差吗?
咱们评论区,好好盘一盘这“车圈撕X新剧”,谁才是真正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