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一起,不管多相爱,一旦和钱扯上关系,感情好像都难以长久。
这不是说爱情必须建立在物质之上,而是当金钱成为感情的焦点时,很多事情就悄悄变了味。
记得有位读者曾对我说:“爱情中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两个人开始算钱。”
这话我深有体会。当你开始计算一顿饭钱、一份礼物谁多谁少,爱情的天平就已经开始倾斜。
其实,最好的爱情,是敢谈钱也不怕谈钱。

01
金钱上的算计,是感情裂痕的开始
我有个朋友小沈,和男友相恋三年,最后却因为金钱的分歧而分开。起初,他们像所有热恋中的情侣一样,乐于为对方付出,互送礼物从不手软。
小沈是设计师,收入不错;男友是程序员,薪资也可观。逢年过节,他们都会精心为对方准备礼物,价格都在千元左右。
那段时间,他们的感情很好,从不为钱闹矛盾。
转变从男友升职开始。他提出想买一块高端手表,要两万多,希望小沈能资助一部分。
虽然觉得有些昂贵,但小沈还是转了一万元给他,心想:“反正我们是要结婚的,不分彼此。”
然而到了小沈生日,男友送的却还是一千多元的护肤品。她心里顿时不是滋味,不是在乎那一万元,而是突然意识到,在这段关系里,他们的付出已经不再对等。
“我不是要他马上还我一万块,”小沈后来对我说,“但我发现,他似乎把我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如今的人们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在感情中,当我们开始计算价格,往往就忘记了感情本身的价值。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一方总是请客吃饭,另一方却很少回请;一方记得每个节日的礼物,另一方却敷衍了事;一方在对方困难时倾囊相助,另一方却在自己宽裕时一毛不拔。
金钱本身不会破坏感情,但金钱观的不和会。当你发现对方在算计、在比较、在权衡,那种纯粹的心动和信任就会一点点消磨殆尽。

02
各自经济独立,是感情最好的保鲜剂
朋友结婚七年,和老公一直坚持经济独立、共同承担的原则。这些年来,他们很少为钱争吵,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富裕,而是因为他们从不算计对方。
比如说,家里的开支,他们按收入比例分摊;出去吃饭,有时老公付,有时她付,但从不计较谁多谁少;互送礼物,看重心意而非价格。这种相处方式,让他们的关系始终轻松自在。
我的另一位朋友小方和妻子更是如此。他们结婚时就说好,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共同设立家庭账户,每月按比例存入生活费,大项开支共同商议。
十年过去了,他们的感情依然甜蜜如初。
小方说:“经济独立让我们的感情更纯粹。我给她买礼物,是真的想让她开心,而不是觉得‘该买了’;她请我吃饭,也是真心想与我共享时光。”
“爱情不是谁依赖谁,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并肩站立。”这是舒婷在《致橡树》中写下的诗句,也是感情最好的状态。
当你不需要依附对方,对方也不需要依附你时,你们在一起的唯一理由就是爱本身。
当然,经济独立不等于斤斤计较。当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理应伸出援手;当有共同目标时,两人应该齐心协力。
关键在于,这种付出是自愿的、快乐的,而不是被迫的、怨怼的。

03
有人说:“谈钱伤感情”,但我却认为,一段不能谈钱的感情,本就脆弱。真正稳固的感情,不是避而不谈金钱,而是找到一种让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
作为女人,不要以为男人为你花的钱越多就越爱你。
金钱可以衡量很多东西,但衡量不了真心。当他为你付出时,你应该思考的是他为何付出,而非付出了多少。
作为男人,也不要以为花女人的钱是本事。
真正有担当的人,在乎的是如何守护这份感情,而不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
理想的感情状态应该是:女人不需要花男人的钱来证明被爱,男人不需要花女人的钱来满足私欲。彼此经济独立,彼此尊重付出。
这样的感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抵得住现实的磨砺。
因为在你们之间,连接彼此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那份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真心。
也许,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没有算计,没有计较,只有两个独立的人,因为相爱而选择在一起,并且愿意为彼此的快乐而付出,从不计算代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