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于中欧时间10日上午11时(台湾时间下午5时)在挪威奥斯陆揭晓,由委内瑞拉政治领袖、「来吧委内瑞拉」(Vente Venezuela)党魁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获此殊荣。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赞誉她为「勇敢且具有使命感的女性」,以表彰她多年来为委内瑞拉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并致力于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公正和平过渡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在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揭晓之际,全球多地仍有战乱冲突持续未解。至此,今年诺贝尔奖的六大奖项自6日起已陆续公布。
此前,美国前总统川普曾多次自称具备获奖资格,并透过公私管道积极游说,甚至有挪威官员开玩笑称想在和平奖公布当天请病假。然而,负责评选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始终未透露任何讯息,依据规定,各奖项的提名过程与候选人名单须严格保密50年。
对于获奖人选,挪威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主任葛雷格(Nina Græger)在奖项公布前分析,今年的可能人选包括苏丹紧急应变室(Sudan’s Emergency Response Rooms)、保护记者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以及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联盟(Women’s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ace and Freedom)。她当时评论:「虽然川普在终止加萨战争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此刻判断其和平提案是否已落实并带来持久和平,还为时过早。」
根据瑞典发明家兼慈善家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和平奖应授予「在废除或削减常备军、为保持或促进和平做出最大或最佳贡献者」。自1901年至2024年,该奖项共颁发105次,获奖者包括142名个人与团体,其中19人为女性,31个为组织。去年的和平奖得主是日本广岛、长崎的二战原爆生还者组织「日本原水爆受害者团体协议会」(「日本被团协」)。
在历年获奖者中,最年长的是波兰科学家约瑟夫罗特布拉特(Joseph Rotblat),他于2019年以86岁高龄与他创办的「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共同获奖,该组织长期致力于呼吁废除核武。最年轻的得主则是巴基斯坦的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她于2014年因争取女童受教权获奖,当时年仅17岁,与印度儿童权利人士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共享该荣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