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农村绝迹的13个老物件图二至少能卖10万图七东北老太太见了就稀罕

咱农村长大的朋友,对老物件肯定不陌生!那些当年家家户户都用的“宝贝”,如今早就淡出了生活,有的甚至成了收藏界的香饽饽,身

咱农村长大的朋友,对老物件肯定不陌生!那些当年家家户户都用的“宝贝”,如今早就淡出了生活,有的甚至成了收藏界的香饽饽,身价翻倍!今天就来盘点13个快绝迹的农村老物件,看看你认识几个?

这是竹编簸箕:以前晒粮食、扬谷壳全靠它,手工编的纹路细密,耐用又透气。现在都用塑料筐、烘干机,竹编簸箕只剩老人还在偶尔用。

这是 老玉烟嘴:旧社会有钱人用的物件,玉石温润,雕刻精美,有的还刻着吉祥图案。品相好的老玉烟嘴,现在收藏市场能卖10万以上,比一辆小汽车还值钱!

这是 手工纳的布鞋:千层底布鞋是老一辈的“战靴”,一针一线纳出来,透气不闷脚,走路还轻便。现在机器鞋五花八门,手工布鞋只有少数老人会做,想买都难。

这是铜制暖手炉:冬天没有暖气的时候,铜暖手炉就是“取暖神器”,装上火炭,揣在怀里暖乎乎的。铜质厚实、雕花精致的老暖手炉,现在也是收藏热门。

这是陶制油壶:以前打油、存油都用它,陶土烧制的壶身,密封性好,能保住油的香味。现在都是塑料油桶、玻璃油瓶,陶制油壶早就被淘汰,只能在老房子角落找到。

这是木质风箱:以前农村土灶台的“搭档”,一拉一推,火苗就蹿得老高,做饭炒菜全靠它鼓风。现在灶台都改了煤气、电磁炉,风箱成了怀旧摆件。

这是绣花烟荷包:以前东北老爷子抽烟,都爱揣个绣花烟荷包,上面绣着牡丹、喜鹊,针脚细腻,颜色鲜艳。东北老太太最会绣这个,既实用又好看,现在成了民俗收藏品,见了就稀罕!

这是搪瓷缸子:印着“劳动最光荣”“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是上世纪的“网红水杯”,摔不碎、装水保温,一家人可能共用一个。现在搪瓷缸成了复古潮流,年轻人也开始收藏,但老款的已经很少见。

这是石磨:磨面粉、磨豆浆的“大家伙”,两块圆形石头凿成,靠人力或畜力转动。现在都是电动磨粉机,石磨要么被丢弃,要么被景区当成装饰。

这是竹制摇篮:以前农村孩子都是在竹摇篮里长大的,竹子编的摇篮轻便又透气,大人一边干活一边摇,孩子在里面睡得香。现在都是电动婴儿床,竹摇篮早就成了老古董。

这是铜锁:老式铜锁造型奇特,有的是“一字锁”,有的是“梅花锁”,钥匙也是铜制的,上面刻着花纹。现在都是电子锁、指纹锁,铜锁只能在博物馆或收藏市场见到。

这是麻织口袋:以前装粮食、装棉花的麻布袋,结实耐磨,能装几十斤东西,用个十几年都不坏。现在都是塑料袋、编织袋,麻织口袋几乎绝迹,只有少数农户还留着装杂物。

这是老座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座钟是农村的“奢侈品”,放在堂屋里,滴答滴答的声音陪伴着一家人的日子。现在都用手机、电子钟,老座钟要么停了摆,要么被当成怀旧物件收藏。

这些老物件,承载着农村的岁月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有的成了收藏界的“硬通货”,有的只是默默躺在角落积灰。你家里还留着哪些老物件?

有没有比图二更值钱的宝贝?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