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扒一扒酷似“袁隆平”的面筋爷爷事件,2021年就炒作过,这样消费正面人物,不可原谅,应该严查

一位在山西祁县街头卖烤面筋的67岁大爷,因为长相酷似袁隆平,近日突然爆红网络。视频中,博主声称求职碰壁、身上仅剩一元钱,

一位在山西祁县街头卖烤面筋的67岁大爷,因为长相酷似袁隆平,近日突然爆红网络。视频中,博主声称求职碰壁、身上仅剩一元钱,想讨点吃的。

“面筋爷爷”不仅没收钱,还大手一挥让博主“能吃几个吃几个”。这一幕温暖了无数网友,但通过网络稍微一查,就会发现这件事在2021年就炒作过。

2021年袁隆平逝世,急不可耐的流量推手们就用这个老人炒作过一波,不过当时由于时期敏感,各个官方媒体还算表现克制。

这次的拍摄视频的博主黄先生自称曾是农业专业学生,一直将袁隆平院士视为“偶像”。得知身边有位酷似偶像的“面筋爷爷”,他便萌生了前去拜访的想法。

这一幕“巧合”的设计令人玩味:一个农业专业学生,去拜访一位酷似“杂交水稻之父”的卖面筋老人,然后假装身无分文测试老人的反应。

当老人慷慨回应后,这一幕被记录下来并在网上引爆话题。这一切的“偶然”看起来如此严丝合缝,极有可能是一出精心编排的剧本。

更令人深思的是,博主明明有能力支付费用,却选择伪装成贫困者来测试老人的善良底线。这种测试本身就是对善良的消费,对爱心的亵渎。

袁隆平,不应被消费的精神符号。

“面筋爷爷”走红的背后,是公众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怀念。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他曾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强调:“在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在实验室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种得出水稻”。

这位91岁高龄的科学家,今年3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医院。入院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的真实写照。他留给世界的,是养活亿万人的粮食和解救饥饿的科学技术。

将这样一位科学伟人的形象,通过一位长相相似的老人在街头卖面筋的场景来引发关注,无疑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浅薄化解读。

时隔五年,同样的炒作再次死灰复燃,背后的流量推手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套路。

他们知道如何触动公众最柔软的情感神经,如何利用人们对袁隆平院士的敬仰和怀念,如何设计剧情让观众产生共情,进而完成流量的收割。

在这场游戏中,老人的善良是真实的,但测试善良的方式是虚假的;公众的感动是真实的,但引发感动的场景是设计的;对袁隆平的怀念是真实的,但连接怀念的纽带是刻意的。

当流量成为唯一目标,伦理底线便被一再突破。那些隐藏在屏幕后面的推手,用精心设计的剧本消费着公众的情感,亵渎着科学的尊严。

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丢失了初心,把骗取点击当成了唯一目标。他们用各种摆拍、编剧、炒作来制造着虚假的“真实时刻”。

当“面筋爷爷”回到他的小摊,继续以1元1串的价格卖着烤面筋时,那些流量推手们正在数着收益,策划下一个“暖心故事”。

我们不应该让科学伟人的精神符号,沦为流量收割的工具;也不应该让街头老人的朴实善良,成为策划剧情的演员。

对于操纵这些的流量推手更不应该一放了之,而是应该严查重惩,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