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八十《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其二》(一)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陶渊明原诗/苏轼原诗/写作背景/ 注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陶渊明原诗/苏轼原诗/写作背景/ 注释及大意

陶渊明原诗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 刘旦宅作

苏轼原诗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其二

苏轼(宋)

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肩舆却行。以与客言,不觉至水北荔枝浦上。晚日葱昽,竹阴萧然,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归卧既觉,闻儿子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六首,乃悉和其韵。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今书以寄妙总大士参寥子。

其二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

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

江鸥稍驯集,蜑叟已还往。

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

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东坡笠屐图》 李公麟(北宋)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三月,惠州,苏轼时年59岁。

苏轼21岁高中进士,又得欧阳修器重提携,风光照人,前途无量。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放杭州等地。“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又罪贬黄州四年有余。新法失败,苏轼重新得到重用。但又因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的做法,再遭贬放定州等地。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重新上台的新派以罪官身份流贬至惠州。

历经宦海沉浮,已至暮年的苏轼早已没有了当初开万世太平的壮志雄心,开始向往宁静平和的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2020凤来朝(白牡丹)

本诗创作缘由,诗引中已写明。诗引大意:应时任惠州太守詹范之邀,苏轼与王原等人游白水山佛迹寺,沐浴观瀑。晚间休于荔浦之上,出来散步,看竹影摇曳,荔枝青小。恰逢一年已85岁老者,其言:待到荔枝熟了,你可否携酒再来,我们共饮食?苏轼欣然答应。回到家中,听到儿子苏过正在背诵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六首,苏轼心中感慨,遂和陶诗之韵作本诗六首。

苏轼和韵陶渊明诗达百首之多。除了人生际遇之外,苏轼认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凤来朝 茶汤实拍

注释及大意

(待续)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