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说黄忠一生打了一场胜仗被捧上天,于禁一生打了一场败仗被无限黑?

结果决定一切。黄忠在定军山斩的夏侯渊是曹魏西线军事主帅,曹魏也因此丢了汉中,黄忠这一战直接将蜀汉推上了顶峰。于禁在襄樊之

结果决定一切。

黄忠在定军山斩的夏侯渊是曹魏西线军事主帅,曹魏也因此丢了汉中,黄忠这一战直接将蜀汉推上了顶峰。

于禁在襄樊之战被关羽水淹七军,救援曹仁的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直接让关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想迁都避其锋芒。

这一正一反,直接让两人的历史评价来了个两极反转。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黄忠的战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随刘备入蜀平定刘璋时,多有战功,二是随刘备北伐曹魏,汉中之战斩杀夏侯渊。相比于黄忠,于禁的战功要多很多,于禁很早就跟了曹操,随曹操东征西讨,平定张绣、吕布、袁术、袁绍时,屡立战功,且早早的就因功晋升为左将军,假节钺。于禁进封左将军时,黄忠还只是个讨虏将军,一个杂号将军。

虽然黄忠战功不如于禁多,但黄忠阵斩夏侯渊这个战功含金量极高,可以说这一个战功抵得上于禁十个战功。

夏侯渊是曹操的同族兄弟,在曹魏宗室中仅次于夏侯惇和曹仁,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担任曹魏西线统帅,节制雍凉兵马。跟夏侯渊同为方面之任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夏侯惇,担任东线主帅,一个是曹仁,担任南线主帅。夏侯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夏侯渊应该是三国时代战死沙场的最高级别的将领,有人会说还有关羽,关羽不是战死,是被俘后被杀。吕蒙因为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后又擒杀关羽,从而成为三国名将。黄忠是两军对垒时斩杀的敌方主将,用的是突袭战术,还不是吕蒙的偷袭。

黄忠虽然不是吕蒙那样的军事统帅,但单纯作为一个战将,冲锋陷阵不输吕蒙。吕蒙强在指挥全军的能力,这是黄忠不能比拟的。

于禁杂七杂八的战功很多,但没有阵斩方面之任的大功,两下一扯平,也能和黄忠平起平坐。如果于禁没有参与襄樊之战,或者说在襄樊之战前就去世,那他的名声和黄忠也会不相上下,可偏偏就在襄樊之战这条阴沟里翻了船。

也不能说是阴沟,只能说于禁时运不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一度打的曹军溃不成军,南线主帅曹仁被围困在樊城等死,频频向曹操告急。曹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必须派一员上将去解樊城之急。而曹操能想到于禁,足见于禁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曹操认为他是一个能和关羽匹敌的统帅。于禁一贯以治军严苛著称,连骄悍的青州兵都怕他,又屡立战功,曹操能想起他也实属正常。

可惜于禁遇到的是buff叠满的巅峰期的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的关羽,处于无敌状态,谁来了都得有去无回,于禁临危授命,接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时运不济,老天爷都不帮忙,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关羽开着船就把于禁灭了。此时的关羽都撵上刘秀了,随随便便就能召唤风雨雷电。于禁输的也太冤了。

就因为襄樊之败,于禁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再加上他兵败后投降关羽乞活,而他的副手庞德却选择慷慨就义,于禁被衬托的愈加矮小,历史风评瞬间跌到了谷底。

老黄忠定军山一战成名,于禁襄樊之战被水淹七军一战成黑,这就是结果决定一切,全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