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墨存真意,尺牍见乾坤。手札,作为承载文人思想、时代记忆的独特载体,既是笔墨艺术的直观呈现,更是历史温度与人文风骨的鲜活见证。

10月25日下午,阳光透过庙底沟博物馆的玻璃窗,为展厅内的百余幅名人手札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晕。三门峡市公共关系协会刘建庄会长,杜明国执行会长,张满等十余人,怀着对文化的敬畏与向往,走进这座“纸上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与历史对话、与先贤共鸣的沉浸式文化探访之旅。
此次展出的手札均来自方留聚先生的私人珍藏,每一幅都历经时光沉淀,带着不可复制的时代印记。观览途中,一行人巧遇三门峡市卫健委一级调研员薛孟生,这份意外的同行让文化交流更添几分暖意——四人围站在一幅书信前轻声探讨,两人驻足于题签墨宝前细细揣摩,偶尔的点头致意与低声赞叹,让展厅内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也为这场探访之旅注入了更多互动乐趣与思想碰撞的火花。
漫步展厅,仿佛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长廊。展柜中,既有贺敬之先生笔力雄健的题字,字里行间透着对时代的热忱与对人民的深情;也有二月河先生洒脱大气的墨宝,一笔一划间尽显文学大家的豪迈风骨。除了名家题签,更有学界泰斗与文坛俊彦的往来书信:有的信中探讨学术真理,字斟句酌间满是对学问的执着探求;有的信里畅谈家国发展,言语恳切中饱含对时代的深切关怀;还有方留聚先生与友人的倾心笔谈,或聊人生感悟,或话文化传承,平凡文字中藏着最真挚的情感温度。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字迹风格各异:有的苍劲雄浑,力透纸背,如高山劲松般尽显刚毅;有的清雅隽秀,灵动飘逸,似流水清风般温润人心。每一笔、每一划,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每一句、每一段,都在无声诉说着文人学者的家国情怀与精神追求。
协会成员们放慢脚步,目光追随着纸上的墨迹,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遇到饱含深情的语句,有人轻声品读,让文字中的赤子情怀在展厅中流转;看到承载特殊意义的手札,大家便围坐在一起展开热烈讨论,从笔墨技法谈到时代背景,从文字内容聊到人文精神。在与手札的“对话”中,大家深切感受到名人大家的品格操守——那是对真理的坚守,对文化的热爱,对家国的担当;更体会到一种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力量,这种力量跨越时空,在当下依然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深深的触动与洗礼。

探访接近尾声时,三门峡市公共关系协会执行会长杜明国站在展厅中央,为此次文化之旅作总结。他动情地说道:“今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手札,更是方留聚先生数十年深耕文化、坚守文脉的赤子之心。他以个人之力收藏、传承这些文化瑰宝,让我们能在笔墨间触摸历史、感悟精神,这份坚持与热爱,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他的话语道出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声,大家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认同与感动。
此次名人手札展探访,以文字为媒介,以手札为桥梁,为三门峡市公关协会的成员们搭建了一个亲近文化、汲取养分的平台。对于公关从业者而言,这场探访不仅开阔了文化视野,让大家在快节奏的工作中静下心来感受人文之美;更让大家从手札承载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深刻理解到“文化”在公关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它既是连接人心的纽带,也是传递温度的载体。而“见字如面”的文化雅韵,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参与者,为新时代的公关工作注入温润而坚定的文化力量,让公关服务在传承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