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栩
(作品:《圣诞节是穷人的伤心日》,[美]约翰·契弗著,冯涛张坤译,收录于《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译林出版社,2020年8月)
契弗用一句谚语道出了穷人的沮丧,“圣诞节是个伤心的日子”。这是穷人才会在喜庆中感受到的难过。契弗笔下的穷人有着怎样的特征呢?他没有以笔下人物的外在形象来概括出穷人的普遍性,他以电梯工查理的一系列哀叹代表性的总结出何谓穷人。
早晨六点钟的闹钟把查理叫醒,窗外仍旧是一片寒冷和黑暗。一大早六点钟就得起床,并非圣诞节这天必须起个大早,每天都得如此。只是,当查理在圣诞节这天早上被闹钟叫醒,他的哀叹恰恰代表了穷人普遍性的心声。“在纽约的几百万人当中,我实际上是唯一一个在圣诞节一大早这寒冷黑暗的六点钟就得起床的人;实际上就我一个人。”查理的哀叹有着个人主观性的臆断,其心理基础不外乎穷人在喜庆的节日里所产生的孤寂和自怜。查理走出家门,这份孤寂和自怜在早晨暗淡街景的映衬下转化成与其人相似的穷人对悲苦人世的感触。早晨,楼道里传来粗重的睡眠声,通宵营业的快餐车,“一幢幢大楼在街灯照耀下就像一道满是黑窗的墙”。它们给查理一个荒芜和遗弃的印象。这是穷人才会感受到的印象。那种印象不属于富人,富人从来不会准备一个在早晨叫醒自己的闹钟。
查理开电梯的这座公寓称得上一个富人的聚居群落。可它内部仍然有着严格的层级区分。休英太太,连查理都知道她品行不端。当她失去了布鲁尔先生,这就是一个处于富人层级边缘的“破落户”。自她开始,查理在公寓住户们面前的诉苦有了倾听的对象和感同身受的同情。倾听短暂,同情廉价,却在圣诞节这天表演出一番自欺欺人的仁慈与善意,给穷人查理带来肇始于谎言的快乐。
休英太太是公寓里起来的最早的住户。她不是去工作,她的宠物狗要下楼去排便。她在公寓楼外只待了几分钟,又乘电梯回到十四楼。“‘圣诞快乐,查理’”。休英太太对查理的问候给了后者一个慷慨的鼓励,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短暂地打破了富人和穷人身份上的边界。查理对休英太太畅所欲言,诉说自己这样的人在节日里的伤心。也只有在这一天,过圣诞节的时候,富人才会专注地倾听穷人的诉说并对其中的伤感寄予同情心下的理解。
休英太太理解了独自一人过圣诞节的查理内心的难过。她想做出什么表示,但她能做的就只是把布鲁尔先生留下的一双马靴和几根领带送给查理。休英太太的仁慈和善意有限,而它们也惟有圣诞节这天才会有限地施舍在穷人身上。
德保罗夫妇是一对新晋富人,遵守富人层级的规则时还稍欠火候,这在德保罗太太同查理的一番话里可略窥一斑。“‘在我小的时候,你知道,我们总是请好多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圣诞大餐。邮差啦,你知道,我们的老师啦,还有所有那些没有家人、孤身一人的人,你知道……我们不能请你坐到我们的餐桌上来,你知道,因为你不能离开这台电梯——是不能吧?’”德保罗太太说话的方式还带有佛蒙特乡间的风格,她既想彰显自己的善意,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富人的身份让她对穷人的仁慈仅仅体现在分享而非邀请上,这让查理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成了德保罗太太掩饰虚伪的借口。那样的掩饰并不巧妙,自身处于穷人层级的查理也不会蠢到无谓地将其揭穿。将其揭穿的是契弗,用敏锐的文字强过现身说教的方式把富人的虚伪制作成切片,在显微镜下放大、展现。
德保罗夫妇送给查理几样圣诞节菜品和一件晨衣,还有一杯鸡尾酒。鸡尾酒在查理脑中起到的作用加强了他对公寓住户们的幻象。他们的慷慨足以令查理把他们视为朋友。住户们对查理的诉苦纷纷做出了慷慨的表示,假借节日的名义赠他以菜品和礼物。查理喝光了住户们的赠酒,酒精让幻象左右了查理的认知。清醒时的查理还能想着贫民区的穷孩子们,还能认识到圣诞老人身上其实也是有着阶级属性。他只会去拜访那些有钱人,在他们挂在孩子床前的长袜子里塞满昂贵的圣诞礼物,“而根本不管他们是不是好孩子呢?”酒后的查理则在幻象的支配下进入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空间。那个空间里“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经历和非同寻常的朋友”。查理体验到了回顾一生的豪情,他在幻象里品味自己的成功。他把无人乘坐的电梯开到顶层,再开下来,上上下下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只为了测试他对于空间出色的娴熟掌控”。
忘形于酒后的查理,浑然忘却了富人和穷人之间那无法逾越的边界。他把住户们当做朋友,却未曾明了,这样的一厢情愿暴露了认知浅薄的短板。当他搭上加德什尔太太,同她开了个电梯急速下降的玩笑,受到惊吓的加德什尔太太出了电梯,立即去找公寓主管投诉了查理。查理被当场解雇。“这是那一天他第一次接触到人类卑鄙的一面”。这一面对应于富人的给予,显现出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上的心态和手段。当给予能轻而易举地给他人带来快乐,它无疑是一种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辨识。而人类卑鄙的一面则是个人能力的延伸,亦即收回慷慨,收回给予。
穷人没有这样的能力,不会做出自欺欺人般的仁慈和善意。若是穷人有了给予的条件,就会像清醒之后的查理那样,将获赠并经过挑选后多出来的圣诞礼物转赠他人,以此获得“一种陌生而又神奇的力量”。这力量对富人来讲太过熟悉,查理却从未感受到经由给予产生的心理上的快感。当他将有条件给予实施在他人身上时,他由此得到的快感同样在自欺欺人。
查理把多出来的圣诞礼物送给了房东太太。房东太太在此之前,已经得到不少礼物。“当她意识到她也能够给予,她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她也能给比她更穷苦的人带来安慰的时候,她的脸上现出了一层天使般的光彩”。房东太太想到了德克尔太太,德克尔太太又想到了穷困的香农夫妇。这短暂天使的循环只有在圣诞节这天才会实现,才会让有条件给予成为穷人表现仁慈和善意的良机。也只有在这一天,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在自欺欺人的动机驱使下,人人都成为了大发善心的好人。
2025.9.29
——文中图片为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