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以“林木绿业合作共襄——数智赋能林木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此次大会聚焦数智赋能,智能元素全面融入展示、服务与体验全场景,为全球林木业发展勾勒出一幅充满科技感与绿色希望的新画卷。

展会现场,各类前沿智能科技成果纷纷亮相,成为焦点。网格场量智能计算(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卢熙向大家介绍了一款空中智能体产品——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以纯视觉方式,能在拒止环境如林下自如飞行。即便在GPS、通信信号丢失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高精度飞行,并完成树林中的测距、测径和测高任务。卢熙表示,传统林下测量依赖人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林场地形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而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规避人工风险。该公司接下来将致力于林业体系的宏观测量,不断提高测量精度,为林业资源监测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这一创新成果,为森林资源监测等林业领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展示了智能科技在林业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广西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正当时作为大会举办地的广西,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林木业更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广西拥有优越的林业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驱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广西在林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借助数智力量,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到林木育种、种植管理的精细化操作,再到加工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数智赋能正逐步渗透到广西林业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高校助力前行,培养创新人才在大会现场,广西大学林学院打造的生态展台别具一格。翩翩飞舞的蝴蝶、珍稀的鸟类标本,将林业的“绿色”底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广西大学林学院依托广西高等教改项目,借助数字赋能,打破传统教学“围墙”,构建了沉浸式智慧教学新生态。学院党委书记黄里云介绍,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驱动林业决策的科学化跃进。同时,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融入教学之中,构建林木数字化资源库,让学生学会构建智能体,重塑涉林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也为广西林业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的专业人才,为广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在南宁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林木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数智赋能作为本届展会的突出亮点,正引领着林木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广西在林木业数智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未来,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全球林木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