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还房贷”和“贴钱卖房”确实是当前一些房主面临的现实困境。为了帮你快速抓住重点,我先用一个表格梳理核心情况,再详细解释背后的原因和应对建议。
什么是“贴钱卖房”
房产售价低于剩余房贷,卖家需补足差额才能完成交易
- 胡俊熙:116万买入合肥房产,55万卖出,另借26万还贷
- 潘明:113万买入重庆房产,69.8万卖出,自补2万元
发生主要原因
1. 房价下跌:部分城市房价显著回调,形成“资不抵贷”
2. 高利率时期购房:2018-2021年高位接盘,利率较高
3. 收入下降:行业变化、失业等导致还款能力下降
杨清夫妇因失业和收入骤降,房贷压力巨大
为何“借钱”操作
1. 解押过户:卖房需先还清银行贷款解除抵押
2. 填补售价与贷款差额:售价不足以覆盖剩余贷款
马燕为卖房,申请20万贷款补足房贷尾款
💡 理解困境与应对建议
无论是正在经历此困境,还是想引以为戒,以下几点都值得关注:
理性评估,主动沟通
稳住现金流是首要任务。只要收入能支撑月供和生活,不必盲目恐慌性抛售。
若压力巨大,主动与贷款银行沟通比逃避更有效。可以尝试申请调整还款计划、延长贷款期限或利息减免。部分城市已推行“带押过户”政策,简化交易流程。
若判断房产未来可能继续贬值,持有成本高,且自身现金流无法改善,果断“贴钱卖房”可视为及时止损,以避免法拍带来更大损失和征信问题。
风险警示:警惕“以贷还贷”
用利率更低的消费贷、经营贷等置换房贷是违规操作。银行一旦发现资金挪用,有权要求提前全额还款,若无法归还将引发严重资金链断裂。消费贷期限短(通常1-3年),房贷期限长,这种“短债长用”会造成巨大期限错配风险。
未来购房的理性思考
量力而行:确保月供不超过家庭收入的合理比例(如35%),并预留至少6个月月供的应急资金。
重视location:优先考虑人口持续流入、配套成熟的核心区域资产,其抗跌性更强。
居住为本:将房产首要视为满足居住需求的商品,而非投机工具。
💎 总结
“贴钱卖房”是市场调整、个人财务规划与人生变故交织下的特殊现象。关键在于管理好现金流、敬畏风险、并依据真实居住需求理性决策。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境,欢迎分享更多细节,或许我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