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刚刚迎来一场大地震!64岁的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即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这位被贴上“极端右翼”标签的政治人物,其实正是日本选民自己作出的选择。
当你看清高市早苗的政治底色,就会明白这次选举结果多么意味深长。她是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人物,不仅主张修改和平宪法,还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最近一次就在今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当天。这样一位立场鲜明的右翼政治家能够胜出,反映了自民党和日本社会进一步右倾化的趋势。
那么,为什么日本选民会选择高市早苗?看看日本的社会氛围就知道了。今年七月,日本参政党在选举中凭借“日本人优先”的口号一举斩获14个议席,这股极右翼风潮已经蔓延开来。在日本民众经济获得感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排外主张和社交媒体煽动的不安情绪正在主导政治走向。高市早苗在选战中炒作外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正是抓住了这种社会心态。
高市早苗的当选感言也引发了不小争议。她表示要“放弃工作与生活平衡”,一口气连说五个“工作”来表明决心。这番言论迅速引爆日本社交媒体,有网友直批“观念老旧过时”,还有人讽刺说“谢谢,再次证明日本人除了长时间工作之外,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不过也有支持者认为这展现了她干事创业的热情。
谈到对华关系,高市早苗展现出两面性。她通过美国智库放风,表示希望与中国领导人“坦率对话”。但在涉及台湾问题时,她立刻换上强硬面孔,宣称“绝不允许凭借实力胁迫和单方面改变现状”。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恰恰反映了她的困境——既需要维持与邻国的沟通,又不敢得罪她的右翼基本盘。
高市早苗上任后面临的是“朝小野大”的政局,执政联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已失去多数地位。她承诺加强美日同盟,却又表示可能与美国重新谈判贸易协议。这位新首相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
日本选择了高市早苗,就是选择了一条更加保守右倾的道路。当这位自称要“工作工作再工作”的首相,真的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国内外难题时,日本选民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承受这一切可能带来的后果呢?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