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圈的热度,简直被一部剧点燃了——没错,就是央视八套热播的《灼灼韶华》!酷云数娱刚发布的2025年第38周黄金时段收视数据显示,这部剧以2.86%的周收视率稳坐全频道冠军宝座,更惊人的是,它昨日实时收视峰值竟冲上3.7739%,刷新自身纪录的同时,也向市场抛出一个问题:在流媒体称王的时代,凭什么它能让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
如果只看表面数据,《灼灼韶华》的“11个全频道日冠”已足够亮眼。但若细究其收视曲线,会发现更耐人寻味的现象:开播次日收视率即破2%,随后每周以平均0.3%的幅度稳步攀升,直至第38周峰值逼近3.8%。这种“低开高走”的曲线,在近年国产剧中实属罕见。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剧集“反套路”的叙事策略有关。剧中热依扎饰演的科学家林韶华,一改传统职场剧的“恋爱脑”设定,从实验室攻坚到家庭困境,每个转折都紧扣“女性成长”与“科技自立”的主题。尤其是第15集她连夜破解技术难题的独白戏,被网友截屏传播,单条短视频点赞超百万,间接拉动了电视端回流观看。
二、央视“双星傍地走”,老戏骨撑起口碑基本盘尽管《灼灼韶华》风头正劲,但同期央视其他剧集同样不容小觑。王雷、陈钰琪主演的《我们的河山》以1.49%收视率位列周榜第二,冯绍峰、李晨的《阵地》以0.01%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剧均主打“硬核题材”——前者聚焦环保治沙,后者演绎军工科研,却都能稳居日榜前三。
“央视选剧,从来不只是看流量。” 某平台运营总监透露,像《阵地》中冯绍峰饰演的工程师,有多场在零下十几度实景拍摄的爆破戏,“剧组特意请了军工专家跟组指导,道具精度堪比纪录片”。这种“较真”恰好契合了央视观众对“质感”的挑剔需求,甚至带动中老年观众群体在社交平台主动安利。
当大众目光聚焦央视时,卫视阵营悄然杀出一匹黑马:张嘉益、陈好主演的《欢乐家长群2》首周便以0.36%收视率登顶卫视榜。相比央视剧的厚重感,这部续作主打“轻喜剧+教育话题”,用“鸡娃不如鸡自己”的台词精准戳中家长焦虑。
更巧妙的是,该剧选择在开学季上线,与现实形成强烈共振。有观众发现,剧中张嘉益辅导孩子数学的片段,被真实家长群当成“反内卷教材”转发。“卫视剧要想破圈,必须找到社会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某湖南卫视编导坦言。
纵观第38周收视榜单,能发现几个颠覆行业认知的现象:
1.“流量明星≠收视保障”:收视前十剧中,仅有《灼灼韶华》采用一线青年演员,其余多以实力派挑大梁;
2.“长尾效应逆袭”:多部剧集如《我们的河山》播出三周后收视不降反升,靠口碑实现“慢热型”增长;
3.“台网联动新玩法”:《灼灼韶华》在短视频平台发起“韶华金句征集”,带动电视端收视峰值与网络热度同步冲高。
事实上,当前剧集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变革。随着短视频碎片化消费加剧,能留住观众准时守候电视的,必然是强情节、深共鸣、精制作的三重叠加。《灼灼韶华》中热依扎面对科研失败时那句“输掉实验,不能输掉信念”,之所以能成爆款台词,正因击中了当下大众对“坚持长期主义”的集体渴望。
而接下来,待播剧如《大江大河3》《北斗》等同样主打现实题材,是否延续这股“收视硬核化”风潮?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正在书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