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诺基亚正式官宣小屏手机,十年前手机的既视感

机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反正我是觉得最近这一波接一波的旗舰机轰炸,看得人有点审美疲劳了。倒不是说它们不够厉害——恰

机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反正我是觉得最近这一波接一波的旗舰机轰炸,看得人有点审美疲劳了。倒不是说它们不够厉害——恰恰相反,是每一台都太猛了,清一色5000毫安时起步的大电池、人人标配的长焦镜头、各种联名影调、性能释放直接拉满……猛是真的猛,但看多了,总觉得少了点新鲜劲儿。

 

所以今天,X哥我不打算聊那些主流旗舰了,干脆从兜里掏个“怪东西”给大伙儿瞧瞧。喏,就是这台——猛一看你可能会喊:“诺基亚Asha!”不对不对,仔细看,是来自HMD的:

HMD Touch 4G

单说外观,这台HMD Touch 4G和咱们记忆里“坟头草已经十米高”的诺基亚Asha系列,不能说毫无关系,那根本就是八九成的相似度。甚至你把Logo直接换成诺基亚,我都觉得毫无违和感。

 

这时候估计有小伙伴要好奇了:“HMD这么像素级复刻诺基亚的老造型,不怕被人家告吗?”其实我一开始也这么想,但转念记起前段时间诺基亚刚跟HMD又把品牌授权协议续了三年……得,明白了。毕竟是多年的老搭档,借个外壳用用,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对吧?

好了,咱们把目光收回到这台机器本身。别看它长得像模像样,开机之后锁屏界面、状态栏啥的也都有现代手机那味儿,但实际上,HMD Touch顶多算是个「半智能手机」。

 

你说它是功能机吧,它又能触屏、能拍照录像、能连WiFi、能开热点还能蓝牙传文件;你说它是智能机吧,它又装不了任何一个正经的App。是不是有点懵了——“所以这到底是个啥?”

 

其实要看它智能不智能,关键在操作系统。我扒了扒资料,HMD Touch 4G搭载的是基于RTOS魔改的“RTOS Touch”。如果你对这个系统名字不熟,那我换个说法:现在市面上很多智能手环,用的也是RTOS。所以你就懂了,这手机虽然支持触屏操作、能拍照录像、能语音和视频通话,也能连WiFi开热点——但它就是装不了第三方App。

我也挺纳闷:那它的“智能”到底体现在哪儿呢?

继续深挖之后,我发现它的智能功能,绝大多数都靠内置的一个云浏览器来实现。菜单里有个叫「Cloud Phone」的入口,点进去就能看到一堆国际大厂App的网页版,说白了,它没啥黑科技,就是靠“云服务”来实现那些看似智能的操作。

 

而且我帮大家看过了,就它这硬件底子,要是真跑安卓系统,估计卡得连妈都不认识。你想想,它运行的是极其轻量的RTOS系统,可就连打开相册看个照片,都得转圈圈硬控你几秒钟——这要是跑起安卓再开个微信,我都不敢想象那画面有多美。

 

那它是怎么跟安卓或iOS用户视频通话的呢?其实也不复杂。HMD给它内置了一个叫「Express Chat」的应用,只要你身边的智能手机也装上同款App,你们之间就能文字聊天、视频通话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HMD Touch 4G确实打破了传统功能机和智能机之间的那堵墙。毕竟以前的功能机跟智能手机互联,基本就靠打电话和发短信,现在能视频通话,已经算是跨越了。

 

不过话说回来,甭管给它套多少层“智能”Buff,硬件上的短板还是明摆着的。我查到的信息是,它用的芯片是紫光展锐T127,单核Cortex-A7,主频1GHz;内存64MB,存储128MB——这配置别说多任务,单任务能跑顺就谢天谢地了。可以说,那塊3.2英寸的LCD小屏和Type-C接口,算是它作为“半智能手机”最后的尊严了。

如果把这款手机放到咱们国内市场,别说华米OV荣耀了,就算是主打学生群体的多亲,估计都能把它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注意我要说但是了——看任何产品都不能脱离它的实际市场和用户群体。HMD Touch 4G的主战场其实在印度和东南亚,这些地方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还没那么高。就拿印度来说,2024年功能机的出货量还有接近5400万台,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羡慕智能手机的功能,但预算有限。

 

这时候,HMD Touch 4G在一堆传统功能机里,就显得格外眉清目秀。再加上它卖3999卢比,换算成人民币大概320块钱,这个价格对印度老百姓来说挺有吸引力的。要知道,一台普通的诺基亚220 4G打折后还要3249卢比呢。

你是选一台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砖头,还是选一台能简单上网、外观还挺有诺基亚味儿的新机?我想,印度老哥老妹们自然会用钱包投票。

 

写到这儿,我忍不住有点感慨。HMD这几年在高端市场上确实没啥存在感,甚至可以说整了不少烂活,但在“吃诺基亚老本”和“深耕低端市场”这两件事上,他们倒是挺执着的。你说它没创新吧,它确实在尝试做点不一样的;你说它很有追求吧,它又始终在那些我们早已遗忘的角落里打转。

 

也许对我们来说,HMD Touch 4G像个来自过去的“奇葩”,但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它可能正是某些人接触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扇窗。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们也是从那样的时代一步步走来的——用小屏幕探索更大的世界,用有限的功能创造无限的快乐。

 

或许,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非得追求极致和顶尖,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适合的土壤,哪怕它看起来再“落伍”,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吧。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种“半智能手机”呢?有机会的话,你会想拿来当备用机玩一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