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3.9秒破百 + 230km纯电续航,带云辇A的腾势 N9六座SUV

拿到 2026 款腾势 N9 试驾车的那周,我刚好赶上带全家去郊外露营,还得应付日常 50 公里的通勤和一次突发的高速出

拿到 2026 款腾势 N9 试驾车的那周,我刚好赶上带全家去郊外露营,还得应付日常 50 公里的通勤和一次突发的高速出差。一周下来,这辆挂着 "科技安全旗舰 SUV" 标签的大车,没让我觉得 "科技" 是冷冰冰的参数,反而更像个懂生活的老伙计 —— 这大概是它比较难得的地方。毕竟这年头,能把 38.98 万起售的旗舰 SUV 做得不端着、够实用,真得花点心思。

外观:魁梧身形里的细腻心思

第一次在停车场见到实车,5258mm 的车长搭配 2030mm 的宽度,确实有种 "小坦克" 的既视感,但真没想象中那么笨拙。厂家这次在配色上挺敢创新,提供了 5 种外观颜色,其中 4 款是双拼设计,我试驾的 "紫瑢金" 尤其有意思 —— 阳光好的时候,金色车顶和紫色车身会泛着流动的光泽,不像传统豪车那种沉闷的商务感,倒多了点艺术品的精致劲儿。另一种 "绿华银" 双色我也见过实车,绿色像松枝,银色似积雪,视觉上真有种 "大雪压青松" 的画面感,挺有东方美学的味道。

细节上能看出对实用的考量。隐藏式门把手不仅让侧面线条更流畅,关门时也少了传统把手的磕碰感,风阻系数估计也能降一点。标配的电动踏板很贴心,我妈这种膝盖不好的老人上下车不用费劲抬腿,孩子也能稳稳踩上去,而且开门自动伸出、关门收回,不会像固定踏板那样容易蹭脏裤腿。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亮度刚好,晚上开车时辨识度很高,但又不会晃到后车,这种不张扬的设计我挺喜欢。

不过有个小遗憾,22 英寸的多辐星曜轮毂虽然好看,视觉上很显运动,但胎噪在高速上会比小尺寸轮毂稍明显一点。还有那个 3.2㎡的全景天幕,白天采光是真通透,座舱里像个阳光房,但夏天暴晒后确实有点烤头,好在标配了遮阳帘,拉上就能缓解,算是补回来了。

内饰:六座皆 C 位不是空话

拉开车门的瞬间,"星辉启程" 迎宾光毯从脚下漫开,环抱式氛围灯跟着亮起来,仪式感给得很足但不夸张。我试驾的车型是新增的 "金山棕" 内饰配色,NAPPA 真皮座椅摸上去像细腻的丝绸,指尖划过缝线时能感觉到明显的层次感,后来才知道这座椅藏了 10 层舒适结构,连腰椎支撑都做了分区设计。搭配高定奢享绒面顶棚和天然浅黛真木饰板,整个座舱的质感很温润,不像有些豪车用满金属饰板那样冰冷。

比较核心的还是空间布局,厂家喊的 "六座皆 C 位" 居然不是噱头。我身高 180cm,坐进前排调整好座椅,头部有两拳余量,腿部空间达到 1052mm,跷二郎腿完全没问题。主驾座椅的主动侧翼支撑很实用,过弯时会自动收紧,能把人稳稳固定住,不会晃来晃去。副驾的零重力座椅是我爱人的比较爱,一键调整后整个人像 "浮在云上",她这种平时坐车必晕的人,居然能在上面安安稳稳刷完一整部剧,这点确实超出预期。

二排的体验更惊艳,1063mm 的腿部空间足够宽裕,孩子在安全座椅上翻身都不局促。双电动腿托展开后,再把靠背调到 113°,我妈坐上去直说 "比家里的按摩椅还得劲"。配置上也给得很全,双 50W 无线充电板、小桌板、化妆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 11L 的智能冷暖三开冰箱,夏天放几瓶冰镇可乐,长途路上随时能喝到凉的,这点太戳家庭用户了。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第三排,1040mm 的空间居然能让成年人舒服坐下。我同事 175cm 的身高坐进去,腿部还有一拳多余量,不像很多 7 座 SUV 的第三排那样只能当 "应急座"。而且三排还配了杯架和充电口,就算坐长途也不会觉得憋屈。全车算下来有 46 个储物空间,手机、水杯、孩子的玩具都能找到地方放,这种细致的收纳设计,家里有娃的都懂有多重要。

车机系统操作起来很流畅,响应速度没什么延迟,帝瓦雷剧院级音响确实名不虚传,放孩子的儿歌时音质清亮,我偶尔听点古典乐,声场也很饱满。不过隐私声盾这个功能更实用,我接工作电话时打开,后排的家人完全听不到内容,不用刻意压低声音,这点对于兼顾家庭和商务的用户来说太刚需了。

动力:3.9 秒破百却不暴躁

作为插混车型,2026 款腾势 N9 全系标配了 2.0T 插混专用发动机和三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综合功率能到 640 千瓦,扭矩更是达到 1035 牛・米,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 3.9 秒,这个数据放在这么大的 SUV 上确实很亮眼。但实际开起来,它一点都不 "窜",反而很温顺。

日常通勤用纯电模式就够了,CLTC 纯电续航能到 230 公里,我每天 50 公里通勤路,一周充一次电完全没问题,电费成本折算下来才 0.3 元 / 度,比开燃油车省太多。就算忘了充电,亏电油耗也才 6.3L/100km,比同级别燃油 SUV 每年能省近万元油费,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很友好。

高速上的动力储备才叫扎实。上周出差走高速,超车时深踩油门,动力随叫随到,转速没到很高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推背感,从 80km/h 加到 120km/h 几乎没延迟。比较惊喜的是底盘,毕竟是拿了 "2025 中国十佳底盘" 的车型,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的组合确实有东西。配合云辇 - A 系统和路面预瞄 2.0,过减速带时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 后来才知道,车辆能通过双目摄像头提前 5-15 米扫描路面,在碾过障碍物前就调整好悬架阻尼,把颠簸 "消灭" 在发生之前。

不过高速上有个小细节,当车速超过 120km/h 后,风噪会比低速时明显一些,但还在可接受范围,打开音乐就能盖过去。另外,这套动力系统的平顺性值得夸,发动机介入时几乎没什么震动,不看仪表盘根本察觉不到切换,这点比很多插混车型做得都好。

安全:

厂家把 "科技安全" 作为核心卖点,试下来确实不是吹牛,尤其是那套被吹得很凶的安全系统,关键时刻是真能给人底气。它能拿到中汽研 "2025 中国十佳底盘" 和 "智能奖" 双项大奖,确实有两把刷子。

主动安全方面,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高速避让能力。在封闭场地测试时,它能以 210km/h 的时速完成急打方向避让,最后四轮紧贴地面平稳脱困,这成绩比同级车型普遍的 180km/h 极限水平高出不少。这背后全靠 "易三方" 平台和云辇 - A 系统的配合:毫秒级采集车身数据后,三电机会立刻施加反向力抑制侧翻,云辇 - A 双腔空簧能瞬间提升 40% 刚度稳住车身,再加上 41000N・m/deg 的车身刚度兜底,确实让人安心。

日常用车中,这些技术也很实用。北方的冬天经常下雪,开启 "雨雪内八模式" 后,后轮会自动调整姿态,制动距离能缩短 18%,湿滑弯道的侧滑风险降低一半,我上次在雪天开车,明显感觉方向盘没那么 "飘" 了。还有高速爆胎稳控功能,虽然没机会实测,但想想在高速上遇到爆胎,车辆能通过独立制动与转向协同保持稳定,就觉得这配置太有必要了。

被动安全也没缩水,全车标配 9 个安全气囊,能全方位缓冲碰撞冲击。车身用了高强度钢材,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错,就算遇到极端场景,乘员舱的完整性也能得到保证。健康安全方面,PM2.5 绿净系统很实用,上次路过雾霾路段,几分钟就把车内空气净化到优级,家里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也能放心坐车。

辅助驾驶:省心不越界的 "副驾驶"

全系标配的 "天神之眼 B" 系统,是我这一周用得比较多的配置,但它比较聪明的地方在于 "懂分寸"—— 只做辅助,不抢风头。这套系统硬件很扎实,1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摄像头加起来 32 个传感器,再配上个 254TOPS 算力的英伟达 Orin-X 芯片,探测范围和响应速度都够格。

城市通勤时,拥堵路段的跟车功能特别好用。系统能自动识别前车速度和距离,不用我频繁踩油门刹车,只要轻轻扶着方向盘就行。遇到加塞的车辆,它会平稳减速,不会像有些系统那样猛地刹车吓一跳。在老小区的狭窄胡同里,4.65 米的小转弯半径简直是救星,比我之前开的紧凑型轿车还灵活,配合 "智能蟹行" 模式,车轮能斜向移动,一把就能掉头,不用来回挪车,我妈都夸 "这大车比小车还好开"。

高速出差时,高速领航功能帮了大忙。它能自动上下匝道、主动超车,遇到慢车会提前预判并完成变道,不用我频繁操作转向灯。50 英寸的 AR-HUD 会实时投射导航和障碍物预警,不用低头看仪表盘,注意力能更集中在路面上。比较实用的是自动泊车功能,遇到不规则车位,系统能精准停进去,上次在商场停车场,我用手机 APP 就能遥控泊车,人不用挤在狭窄的车位里,太方便了。

不过这套系统也有局限,在没有车道线的乡村小路,它的辅助能力会减弱,这时候还是得靠自己把控方向。但总体来说,它就像个省心的 "副驾驶",能帮你分担疲劳,却不会抢着做决定,这种尺度的把握,比一味追求高配置更重要。

2026 款腾势 N9 有尊荣型、尊越型、旗舰型三款车型,价格从 38.98 万到 44.98 万,配置差异主要在舒适性和性能上,选哪款得看你的实际需求。

如果是预算有限但追求核心配置的用户,尊荣型(38.98 万) 就够了。它标配了易三方、云辇 - A、天神之眼 B 这些核心科技配置,还有电动踏板、全景天幕、帝瓦雷音响,日常通勤和家庭出行的需求都能满足。厂家还送价值 3 万的选装包,能选电动踏板和极致性能套装,性价比挺高。

如果家里人多,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尊越型(40.98 万) 是比较值得推荐的。比尊荣型多花 2 万,就能得到 NAPPA 真皮座椅、副驾零重力座椅、17.3 英寸吸顶屏、后排柔光镜这些配置。尤其是吸顶屏,孩子坐车时能看动画片,后排乘客也能控制空调和音响,长途路上能少很多争执。而且厂家免费送价值 1 万的高性能套装,算下来很划算。

要是追求极致体验或者有商务需求,旗舰型(44.98 万) 更合适。它在尊越型的基础上增加了 22 英寸轮毂、六活塞卡钳、智能电动门、26 扬声器音响,还有三排座椅加热和座垫抬升功能。商务接待时,二排的电动侧遮阳帘和隐私声盾能提供私密空间;家庭使用时,三排加热功能在冬天特别实用。

结语:懂生活的科技旗舰

一周试驾下来,2026 款腾势 N9 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 3.9 秒破百的加速,也不是 210km/h 不侧翻的极限性能,而是它把这些硬核科技藏进了生活细节里的贴心。它知道家庭用户需要宽敞的空间和实用的储物,知道通勤族在意续航和油耗,知道长途出行需要安全和舒适。

它不是那种摆着架子的旗舰 SUV,更像个能陪你应对日常琐碎、也能扛住突发状况的伙伴。当然它也有小缺点,比如三排座椅放倒需要手动,大尺寸轮毂胎噪稍大,但这些都掩盖不了它的核心优势。

如果你是 30-45 岁的家庭用户,预算 40 万左右,既想要旗舰 SUV 的气场和安全,又需要兼顾家用的实用和舒适,那腾势 N9 确实值得一试。毕竟在这个价位里,能把科技做得不冰冷,把豪华做得够实在,这样的车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