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妻子人间蒸发,引发雍正震怒,三年后墙缝中传出女人绝望哭声
......
"混账!"雍正帝猛地一拍龙案,茶盏应声而碎。
“一个区区杀妻案,为何闹得两位封疆大吏各执一词?到底是谁在欺君!”
雍正六年三月,紫禁城养心殿内烛火摇曳。
雍正帝面色铁青,手中紧握着两份奏折,眼中怒火几欲喷出。
左手是湖北总督迈柱的奏报:"麻城知县汤应求徇私枉法,欲为杀妻凶犯涂如松翻案。"
右手是湖北巡抚吴应棻的密奏:“涂如松冤案昭然,真凶另有其人,请陛下明察。”
同一桩案子,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这桩看似普通的案件,为何能惊动朝廷?
一切都要从六个月前那个血腥的夜晚说起…
美人消失之夜
雍正五年九月,湖北麻城县。
涂如松是县里有名的富商,三十岁才娶妻杨氏。
杨氏年方二十,容貌秀丽,夫妻恩爱,令人羡慕。
然而新婚不到半年,一场噩梦悄然降临。
那天夜里,涂如松外出谈生意,深夜归来时发现妻子不见踪影,屋内却血迹斑斑。
他慌忙四处寻找,却在后院水井旁发现了杨氏撕破的血衣。
「杀人了!涂如松杀妻了!」邻居薛无极指着血衣大声喊道。
很快,衙役赶到,将惊魂未定的涂如松绑了个结结实实。
薛无极指着血衣说:「我亲眼看见涂如松深夜抱着什么东西往井里扔,第二天就发现了这血衣。杨氏一定是被他杀了分尸!」
知县高仁杰匆匆验看现场,见血迹确实不少,血衣也确为杨氏所有,当即拍案定论:「人证物证俱在,涂如松杀妻毁尸,判死刑!」
涂如松拼命喊冤:「大人明鉴!我与妻子恩爱有加,怎会杀她?这血衣定是有人栽赃!」
但薛无极咬死口供,高仁杰急于结案,涂如松的申辩如石沉大海。
正义的代价
然而,县里的老仵作李荣却发现了疑点。
他仔细检验血衣,发现血迹分布很不自然:「大人,这血衣有问题。若真是杀人现场,血迹不应该是这个分布。而且这血早已凝固,恐怕不是当晚留下的。」
薛无极立刻跳出来反驳:「你这老头胡说什么!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高仁杰不耐烦地摆手:「李荣,你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了。这案子就这么定了!」
李荣急了:「大人不可!人命关天,岂可草率!这案子疑点重重,万万不可…」
「够了!」高仁杰怒喝一声,「再敢多嘴,连你一起治罪!」
当夜,李荣被人发现死在家中,据说是突发急症。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荣身体一向硬朗。
临死前,他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做昧良心的勾当!」
李荣一死,再也没人敢为涂如松说话。真相被彻底掩埋了。
白发母亲的眼泪
两个月后,年轻的汤应求接任麻城知县。
刚上任第三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跪在县衙门前,怀中抱着一个包袱,哭得撕心裂肺。
「老人家,你有什么冤屈?」汤应求亲自扶起老人。
「大人啊!我儿涂如松冤枉啊!」老人泣不成声,「他从小孝顺,对妻子疼爱有加,怎么可能杀妻?一定是有人害他!」
说着,老人颤抖着双手从包袱中取出一绺白发:「大人,这是老身剪下的头发。若我儿真有罪,老身愿以此命换他一命。若我儿冤枉,请大人为他申冤!」
白发如雪,眼泪如血。
汤应求看着眼前这位绝望的母亲,心中震撼不已。
当夜,汤应求翻阅卷宗,越看越觉得此案疑点重重。
但前任已经定案,且死刑文书已报至府里,要翻案谈何容易?
重启调查
汤应求决定暗中重新调查此案。
他悄悄找来邻县的仵作,重新检验那件血衣。
结果证实了李荣当初的判断:「大人,这血迹确实有问题。从凝固程度看,至少是三四天前的血,绝不是当夜所留。而且血量虽多,但分布不均,更像是故意泼洒上去的。」
汤应求又暗访了几个邻居,发现薛无极的证词漏洞百出。
有人说当夜听到薛家有争吵声,还有人看到薛无极深夜鬼鬼祟祟地往外运东西。
最关键的是,汤应求发现薛无极与杨氏的族兄杨同范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密谋什么。
「杨同范…」汤应求陷入沉思。
杨氏父母早亡,唯一的亲人就是这个族兄。
若杨氏真的出事,她的嫁妆财产就会归杨同范所有。
权势施压
正当汤应求准备深入调查时,总督府来了专员。
「汤知县,本官奉总督大人之命,特来提醒你。」专员阴着脸说道,「涂如松杀妻一案已成铁案,你身为知县,当以结案为重,切莫节外生枝。」
汤应求心中一凛:「下官只是想确保案件无误…」
「无误?」专员冷笑,「高仁杰办案多年,岂会有误?汤知县,你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可以理解。但若执意翻案,恐怕对你的前程不利。」
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汤应求送走专员,心情沉重。
他也有老母妻儿要养,得罪了总督,前程尽毁不说,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但一想到涂母那绺白发,一想到李荣那句「不做昧良心的勾当」,汤应求又于心不忍。
线索浮现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应求还是决定继续调查。
他派人暗中监视杨同范,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杨同范最近经常购买大量食物和药材,但他家就他一人,根本用不了这么多。
更奇怪的是,杨同范总是深夜才回家,而且经常从后门偷偷摸摸地进出。
一天深夜,汤应求亲自跟踪杨同范,看到他提着食物从后门进入,但很快就空手出来了。
那些食物到底给了谁?
汤应求悄悄潜入杨家后院,仔细查看房屋结构。
突然,他在墙角发现了一个细微的缝隙,缝隙里竟然有一根女子的长发!
这根长发色泽乌黑,显然是不久前掉落的。
汤应求心中一震:难道…难道杨氏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