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萃卦之道,在于凝聚人心需要用诚用正

“萃”是汇聚,聚集的意思。当人们在姤卦相遇之后,就会在萃卦慢慢的聚集起来,若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可以团结一心,那就是一股不可

“萃”是汇聚,聚集的意思。当人们在姤卦相遇之后,就会在萃卦慢慢的聚集起来,若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可以团结一心,那就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萃卦的结构是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兑为泽,这是地上有泽引申为有水在地上汇聚意思,但泽之水毕竟不是坎之水。坎水湍急为险,而泽水平静为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坤视为顺,而兑视为悦,这便可以解读为上位者和悦,作为下民自然乐意聚集在他身边为他效力,而这便是汇聚人力,团结一心的力量。

卦辞: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萃卦所说的是如何将天下人聚集起来,但若要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成就一番功业,仅仅只是聚集人还是不够的,毕竟人聚合在一起了,心却不齐也不过是添乱罢了。因此,人心的聚集才能让所有的人齐心团结,唯有团结一心,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古人聚拢人心多以信仰的力量,就是祭祀,因此古人往往一有大事,如战争、灾异就要进行祭祀来聚拢人心,统一思想,而主持祭祀的往往就是君王诸侯,因此爻辞云“王假有庙,利见大人”就是君王到太庙祭祀先主。世当萃时,乃民富物丰的时代,既然有条件,那么祭祀的话祭品自然要丰盛足以体现自己的重视和虔诚。

事实上这一段所说的便是若想聚拢人心,用心需正,需诚,君王领导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激发人们团结一心,发挥作用。如此,便可以干一番大事,创一番大业了。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好,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萃是汇集团结的意思,但团结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心要齐,力要聚才能发挥出团结的力量。若是大家虽聚合,但却各有各的心思,或是心念游移不定,那这样的汇聚也是无法做到齐心协力成事的。

就如同初六一样,“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心不专一,导致所聚非人,自然就不能如愿了。

但为何初六会用心不专呢,因为萃卦共有两个阳爻分别是九四与九五,初六与九四正应,本应与九四回合。但初六发现九五位高权重后便起了异心,弃九四而投奔九五。

但以初六之能并不符合九五之需,这么一来初六便尴尬了,可见不自知的自作主张不见得能取巧,反而是自取其辱。好在九四本就有用人之需,这时候初六只要抹下面子找九四诚心认错,并相应九四的号召,那么九四还是可以愉快地接纳初六,“一握为笑”,自然是“往无咎”了。

可见,萃亦需诚需正方可有结果。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九五不接受初六是因为九五等待的人是中正之臣六二。

六二履中得正,并且与九五有正应关系,若说九五是中正之君,那么六二就是中正之臣,两者相得益彰。且六二一心忠于九五,并不像初六那般用心不专。但六二从不标榜自己的忠诚,且为避免被误为谄媚求宠,六二无事并不主动求见九五,只有九五需要时候征召六二,才会坦然应召,这便是“引吉,无咎”。

且六二应招见九五从不带厚礼献九五,更不会为了邀宠而巴结迎奉,对于九二来说一颗赤诚之心便足以表达其忠心。因此爻辞云“孚乃利用禴”便是以祭祀不需丰厚的祭品,而只需一颗虔诚的心就足矣。

可见君子之间的往来,唯诚即可,就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唯有如此,才更能因心诚且专而成事。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在萃的时代小人应大人的征召而前往应召汇聚,但六三比较尴尬的是他上无正应的阳爻,所以他一时找不到归属,不免遗憾。好在萃乃团结的时代,若一心想寻求归属还是有机会的,例如六三与九四相比就是一条门路,虽不算“正道”却也能有所作为。

就比如古人多以科举上进为正途,但也有人寻乐偏门走举荐之途。不过若确有真才实学,且一心为民,虽有小吝,但终究是无咎的。这亦是体现了一个开明的时代英雄不需要问出身,不用问来路,方能成事即可。正是如此才能更有效的汇聚有生力量,来完成不世功业。

九四:大吉,无咎

从前面初六、六三纷纷归于九四可看出九四确实是个既开明,且有能力又有亲和力的领导,因此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但在先秦时代若臣子无尊位却民心所向,不免会让君主有所忌惮。毕竟先秦时期作为诸侯或是家臣势力大过君主却有威胁君主的可能。当年周王朝作为商汤时代偏安一隅的小诸侯最后还是推翻了商朝统治,因此九四声望胜过九五绝非好事,甚至是相当危险的,可能引起君主的猜忌而遭到打击。

好在九四质刚能用柔,行事相当周正,既能让臣民支持拥戴他,又能充分照顾到君王的心态,让君王对其信任有加,这样做一来自然是大吉的。而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简单说就是不将功绩归于己身,并带领支持他的臣民归顺九五,这么小心谨慎行事,自然也就无咎了。但也仅能无咎而已,若是太过高调还是会危及自身。而这就是作为臣子和下属的行为艺术,声望在高也不能盖过领导,否则将被受猜忌和威胁,唯有诚心取信于上级,兢兢业业做好事,才能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九五是中正之君,又有中正之臣六二相辅,自然是无咎无害的。但即便如此,人们依旧纷纷归顺九四而非君主九五本身,可见九五的声望德行还是有不及九四之处,因此并不能吸引广大臣民的纷纷归顺,虽是无咎,但爻辞告诫其“匪孚,元永贞”。

九五声望还未能取信于众,这是由于九五自身的德行还不足,有位而德不足自然难以使人信服,因此九五还需要不断地反身修己,常做自我检讨,提升自我修养,来取信于民,才能广泛的团结民众。

上九:赍咨涕洟,无咎

萃卦乃聚合团结之世,但上九却走到了萃卦之极,因此既无正应又无亲比,在一片其乐融融的团结之世,上九却像是被遗落在无人之境,孤独无助,只能哀叹抽泣。

无奈到此时萃道已穷,聚与不聚非上九所能决定,即便如此急上九的求萃心依旧急切,从哀叹涕零可见他深知孤立无援的危险,因此坚定求聚。如有此坚定的意志,相信上九必能克服困难而求得萃聚。

萃卦所说的是在一个开明的时代,上层领导号召人们聚集在其领导下,各显所能为完成不是功业而贡献自己的所能。

然而萃亦有萃之道。萃卦的目标是要聚众之力来成就时代的辉煌。因此,就此就需要做到万众一心,所以萃卦之道便是凝聚人心而并非只是单纯的将一群人集合道一起罢了。因此,便需要上下都做到诚心、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