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八十一《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注释及大意原诗《二十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写作背景/注释及大意

原诗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苏轼(宋)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麏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苏轼(1037-1101)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二十七日。凤翔。苏轼时任凤翔签判,年28岁。

苏轼1057年高中进士后,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获得第三等,赢得“百年第一”的称誉,并获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一职。凤翔府东接西安府,西连甘肃,为关中西部要冲,辖境涵盖今陕西省宝鸡、岐山等地,治所在今宝鸡市凤翔区。

宋代的关中旱情不断,苏轼到任后,数次到磻溪履行祷雨使命。7月27日,祷雨结束后,苏轼自太白山北出斜峪关,晚宿于蟠龙寺,作本诗以记此行。

易武探春 普洱生茶

诗题中“南山”,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之南。宋人《长安县志》:“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注释及大意

1、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槎:音chá,木筏。南山:指秦岭终南山。

本句大意:黄昏时横撑木筏渡过碧涧河口,夜幕中骑马进入南山幽谷。

2、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泷泷:本意为湍急的流水。此处指流水撞击岩石的轰响。煜煜:明亮貌。

本句大意:山谷暗处水流湍急轰响,山巅之上星斗稀疏闪亮。

易武探春 茶汤实拍

3、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寺:指诗题中的蟠龙寺。仞:古代度量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本句大意:盘龙寺深藏在万丈岩壁之下,其山路迂回盘转几数百旋。

4、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麏窜修竹。

麏:音jūn,獐子(鹿科动物)。修竹:修长的竹子,高竹。

本句大意:山风在空寂的深林中吹过,其声如饿虎长啸;月隐云暗,时有受惊的獐子窜入高高的竹林。

5、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突兀:高耸状。青荧:指(烛光)青幽闪烁。

本句大意:(终于来到蟠龙寺前)踏入寺门,忽见高耸而深幽的殿宇;殿内闪烁的残烛泛着青幽之光映照着佛陀造像。

易武探春 裸饼实拍

6、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酒食:此处指上佳的饭菜。游人:作者自指。旋:随即,立即。斫:音zhuó,用刀、斧劈砍。蔌:音sù,蔬菜的总称。

本句大意:(夜已深)寺内的僧人愧无现成的饭菜招待,只好劈砍松枝煮烧溪边的野菜为我充饥。

7、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板阁:用木板搭建的楼阁。

本句大意:在寺里木板楼阁中独自入睡,每每被山林风动惊醒;拂晓木鱼声起,便随寺僧啜粥听经。

8、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郁参差:茂密错落的样貌。

本句大意:(早饭后)起身眺望,但见蟠龙寺数重院落,层叠而上;远处千岩万壑间,花红叶绿,色彩斑斓,目不暇接。

易武探春(400克/饼 5饼/提 20饼/箱)

9、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荈:古籍中多特指成熟期较晚的茶叶。巴蜀:指中国西南以四川盆地为主及其周边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及周围等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产茶区。晋代孙楚《出歌》“姜桂荼藓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苏轼本句应是化自《出歌》。

本句大意:寺门前,时见商贩背负着花椒和茶叶走过;(他们来的方向)山后咫尺之遥,便是通往盛产椒、茶的巴蜀之地。

10、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何时”句:苏轼生于巴蜀之地的四川眉山,看到通往巴蜀之路自然生出乡思。鹄:音hú,即大天鹅,是一种大型游禽。

本句大意:何时才能再见故土山水?一整夜,我的心绪都在追随着南飞的鹄鸟翱游家乡。

“国际美味奖”蕞高评级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