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上海宝山区常运宾馆“9·19”重大责任事故谁来负责?

上海宝山区常运宾馆“9·19”重大责任事故谁来负责?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安抚家属处理善后,而是急急匆匆拆
上海宝山区常运宾馆“9·19”重大责任事故谁来负责?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安抚家属处理善后,而是急急匆匆拆除酿成事故的违法建筑,通过破坏现场毁灭证据。恳请宝山区邓小冬区长关注和重视死者家属的诉求

图片说明:强调“对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痛点问题需以‘坐不住’和‘等不起’的态度解决”的宝山区邓小冬区长

2025年9月19日,一个本该平常的中午,却成了我们一家人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那一天,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宝安公路638号的常运宾馆,因违法搭建的平台突然坍塌,夺走了我亲人汪均武的生命,也让汪均武的工友周志军、杨勇负伤倒下。年仅57岁的汪均武,一条肩负着全家生活重担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违规施工中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我们家属无尽的泪水与撕心裂肺的呼唤。

更令人心寒的是,事故发生之后,我们等来的不是有关部门的安抚与关怀,不是对事故原因的彻查与反思,而是当地政府火速拆除涉事违法建筑的行为——仿佛急着抹去痕迹、掩盖真相。难道人命在他们眼中,还不如一栋违建重要?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给了他们如此“高效率”拆楼的权力?究竟是谁,在试图用推土机掩盖监管的失职与不作为?

经初步调查,涉事建筑本就是违法搭建,施工过程偷工减料、毫无规范,而宾馆经营者常永庆更是无证作业、目无法纪。这一切,本可以避免,却因监管的长期缺位,最终酿成惨剧。而事发至今,整整18天过去了,责任方依旧逍遥法外,赔偿事宜无人问津,我们家属在悲痛中苦苦等待,却只换来一片沉默。难道非要我们哭天抢地、闹上街头,才能换来一点应有的关注吗?

需要指出的,当事故发生后,常永庆竟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到现在一直没有露面,只是让亲侄儿和律师出面和我们沟通,而当地顾村镇司法所竟然用明显偏袒常永庆的口吻,威胁两伤者不要闹事,称常永庆没有钱(盖得起宾馆的常永庆没钱?恐怕连鬼都不信!),哭闹没有好处!

我们相信法律,也相信正义不会永远缺席。但眼下,我们更需要的,是有人站出来,为这起悲剧负责!我们要求:

一、立即追究责任人——常永庆必须被依法控制,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刑事拘留,绝不能任其逍遥法外!

二、落实死亡赔偿——责任方必须出面,依法依规对我们家属进行合理赔偿,给逝者一个交代,给生者一丝慰藉。

三、彻查监管责任——必须追究相关部门长期纵容违建、监管失职的责任,绝不允许“躺平式”治理继续害人!

四、公开所有信息——涉事建筑的产权人、产权证信息、违建认定文件必须公开透明,我们有权知道真相!

五、我们坚决维权——若诉求仍被漠视,我们将通过一切合法途径,包括媒体曝光、上访投诉,为逝去的亲人讨回公道!

我们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了。但我们不能让他白白死去。我们恳请宝山区委、区政府,特别是邓小冬区长,能够真正以“坐不住、等不起”的态度,正视这起悲剧,正视我们家属的痛苦与诉求。别再让推诿与冷漠,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死者的尸体仍在华山医院的太平间,这不是刁难政府的闹腾,而是作为死者亲人对生命的敬重与敬畏。有句成语叫“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原指人临死时因心事未了而不闭眼,现多用于形容极不甘心的状态。死者没有获得公平,即便入土或火化,其灵魂也不会瞑目。我们在等一个说法,等一个公道,等一个不再让我们心寒的回应!

举报人:  (系死者汪均武家属)

2025年10月8日

微评:人命非草芥,正义不可欺

——评上海宝山“9·19”事故背后的人性化冷漠与责任推诿

一栋违法搭建的平台坍塌,一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死者的家庭陷入深渊。上海宝山区常运宾馆“9·19”事故,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人祸,却因监管的长期缺位、施工的目无法纪,演变成血淋淋的悲剧。更令人愤慨的是,事故后的应对不是彻查真相、安抚家属,而是急不可耐地拆除违建、破坏现场;不是追责赔偿、正视问题,而是威胁伤者、包庇责任人。这种“灭火式”处理,究竟是效率,还是对生命的蔑视?

违建之下,是监管的“躺平”之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涉事宾馆违法搭建、无证施工,并非突然。若监管部门能早发现、早制止,何至于酿成惨剧?若地方政府能真正以“坐不住、等不起”的态度对待民生痛点,何至于让违建成为夺命陷阱?事故发生后的“高效拆楼”,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是试图用推土机掩盖失职的痕迹。这种心怀叵测的“事后诸葛亮”式的操作,暴露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

人命关天,岂容“躲猫猫”式推诿?宾馆经营者常永庆事发后隐匿行踪,司法所竟以“没钱”为由威胁伤者,试图将责任消弭于无形。盖得起宾馆的老板“没钱赔偿”?监管缺位的部门“无需担责”?若如此,法律尊严何在?公平正义何在?家属的悲痛诉求,在18天的等待中化作沉默,仿佛生命的重量不及一纸文件、一句托词。

正义不能总靠“闹"来实现。 家属的五大诉求--追责、赔偿、彻查、公开、维权,每一条都合理合法,每一条都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若非要通过“哭天抢地”“媒体曝光”才能换来关注,那所谓的“法治社会”岂非成了笑话?宝山区政府尤其是邓小冬区长,若真如其标榜的“以人民为中心”,就应以实际行动回应:立即控制责任人、公开违建信息、彻查监管链条、落实赔偿安抚,而非用官僚主义的冷墨,书写又一起“不了了之”的案例。

生命的代价,不应成为城市治理的注脚;家属的泪水,不能冲刷掉责任与良知。我们期待宝山区政府区长邓小冬撕掉“冷漠”标签,用透明与担当告慰逝者,用正义与温度抚慰生者。否则,“死不瞑目”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这座城市良心的拷问。

正义云声

13013778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