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劲 媒体人
看完停战条件的泽连斯基火速发表全国讲话,乌克兰来到了最艰难的一天,决定这个国家命运的时刻或许已经来临了。
特朗普的“28点和平计划”公布之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火速向全国发表讲话。他国家正面临艰难局面为由,要求乌克兰人必须停止内斗,团结起来,不要忘记真正的敌人是谁。

以下是泽连斯基的原话————“现在是我们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之一,乌克兰面临的压力也是有史以来最沉重的。如今乌克兰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要么失去尊严,要么失去最重要的伙伴;要么接受艰难的28条,要么面对一个极其严酷的冬天,以及更多风险。”
之前提到过,美国不久前向乌克兰提出了一份“28点和平计划”,同意了俄罗斯提出的大量要求,包括乌克兰割让领土、大规模裁军以及禁止加入北约。
最新消息指出,美国以切断情报和武器供应作为威胁,要求乌克兰同意这项计划。特朗普本人也就此事首次发声,强调泽连斯基必须同意该计划,否则冲突将继续,而11月27日将是乌克兰接受该计划的“最后期限”。
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示,乌克兰会“冷静地”与美国等伙伴们一起工作,寻找替代性的解决方案。乌克兰不应重蹈2022年2月24日(冲突爆发当天)的覆辙,再次感受到孤立无援的绝望。
另外,针对乌克兰近期爆发的大规模腐败丑闻,泽连斯基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在讲话中也暗示,这件事现在不应该被放大,动摇基辅的政治稳定。

他说:“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清醒起来,停止争吵、停止政治游戏。战时政府必须高效运转、战时议会必须团结,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今天乌克兰真正的敌人是谁……”
其实乌克兰的腐败现象一直都不少见,但唯独在这个时候爆发高层的腐败丑闻,再结合前总统波罗申科最近的一些动向,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夺权”这两个字。
几天前,波罗申科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只有两名部长辞职远远不够,总统泽连斯基的内阁成员应该全体辞职。
早在今年3月,当时就有消息称,特朗普已经派出特使与波罗申科进行接触,以实现在停火后加快举行选举。
而特朗普的“28点和平计划”中规定,战争结束后100天内乌克兰就要举行选举,而此前乌克兰内部达成的共识是“战争结束的6个月后举行选举”。

波罗申科绝对不是简单地“替乌克兰人民发声”,而是看准了一个关键点:现任政府的威望在下降,美国在施压,战局没有突破,经济长期困难,这时候提出“政府应该集体辞职”,其实就是在试探基辅政治圈子的反应。
谁愿意站队?谁想反水?谁想提前布局战后的选举?
当然,瞅准机会的,当然还有普京。
就在一天前,普京召开俄联邦常务委员会会议,表示“28点和平计划”可以成为“最终和平协议”的基础。若乌克兰继续拒绝特朗普的和平计划,那么库皮扬斯克的悲剧会不断在其他前线地区重演。
诚然,这份“28点和平计划”中仍有一些令俄方不满的内容,比如对俄海外资产的处理,要求俄军从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地撤军等等。
但在普京看来,这些细节的问题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冲突爆发以来第一次出现“战略红利眼看就要落地”的时刻。
所以普京选择先整体上支持特朗普的计划,逼乌克兰走上谈判桌,然后再讨论细节。

实际上,如今无论是乌克兰政府、军方,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感觉到一种“可能被迫走向大结局”的氛围。尤其是在冬季来临、电力基础设施开始承压的情况下,民众的心理压力会继续放大。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节点: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突然切断援助,或者哪怕只是拖延支持,都可能会引发整体的崩盘——3月份美国曾一度切断对乌克兰的情报共享,随即俄军便通过“管道突袭”在库尔斯克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
美国的耐心已经到了底线,俄罗斯在等待最后的收割,欧洲已经明显疲惫,而乌克兰国内的政治风暴正在快速形成。这个冬天,对乌克兰来说可能不只是气温寒冷,更是政治上的寒冬。
泽连斯基想要坚持,但他面对的对手太多:基辅内部的势力集团想要加速夺权;特朗普想要快速解决冲突,想要诺贝尔和平奖,想要给自己的执政一周年“献礼”;而俄罗斯则想要拿到自己的“战利品”。
正如泽连斯基所言:现在正是乌克兰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比3年前的2月24日还要艰难。
而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11月27日的感恩节,即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如果到那一天美乌还没有谈出结果,那么所有目前保持表面克制的力量,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真正的风暴,也许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