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国贩妻案:那锭压垮良心的银子,让他回头是岸

民国十二年,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刚进腊月,寒风就跟刀子似的刮人脸。保定府外的小杨庄里,杨老实蹲在自家破屋门槛上,手里攥着半

民国十二年,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刚进腊月,寒风就跟刀子似的刮人脸。保定府外的小杨庄里,杨老实蹲在自家破屋门槛上,手里攥着半块冻硬的窝头,眼睛直勾勾盯着院外那条结了冰的土路 —— 他等张屠户来收最后一头猪,那是家里唯一能换钱的东西。

屋里传来媳妇春桃压抑的咳嗽声,夹着娃 “饿、饿” 的哭嚎。春桃嫁到杨家三年,没穿过一件新衣裳,没吃过一顿饱饭,可从没跟杨老实红过脸。前阵子娃得了风寒,高烧不退,郎中来看过,说要用人参炖鸡汤补元气,不然熬不过这个冬天。杨老实跑遍了全村,没借着一个子儿,最后还是春桃把陪嫁的银镯子当了,才抓了两副草药,可娃的烧时好时坏,眼看就快撑不住了。

“老实哥,猪我拉走了,这是定钱,五十块大洋,你点点。” 张屠户的嗓门打断了杨老实的愣神,沉甸甸的布袋递过来,他捏着那冰凉的银元,手都在抖。可转念一想,这点钱够买人参吗?够给娃治病吗?够一家人熬过这个冬天吗?他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喘不过气。

那天晚上,杨老实揣着大洋去了镇上的酒馆。他想找个人商量,却撞见了邻村的刘三。刘三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专干些投机倒把的勾当。几杯劣酒下肚,杨老实就把家里的难处倒了个底朝天。刘三眯着眼,凑到他耳边,声音压得极低:“老实哥,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家春桃模样周正,性子又好,城里王老爷正想找个知冷知热的伴儿,要是你愿意……”

“你放屁!” 杨老实猛地一拍桌子,酒碗都震倒了。春桃是他的媳妇,是娃的娘,他怎么能做这种猪狗不如的事?可刘三没急,慢悠悠地掏出一锭银子,足有一百两,放在桌上:“这只是定金,王老爷说了,人过去后,再给两百两。有了这钱,娃的病能治,你还能再盖间大瓦房,不比现在饿死强?”

那锭银子在油灯下闪着光,像勾魂的鬼。杨老实盯着银子,脑子里全是娃烧得通红的脸,全是春桃咳嗽时虚弱的样子。他想起春桃白天还在缝补他的破棉袄,想起她把仅有的一点口粮省给娃吃,心像被针扎一样疼。可一想到没钱娃就会死,他又犹豫了。

接下来的几天,杨老实像丢了魂。春桃看出他不对劲,问他怎么了,他只说没事。直到腊月二十,娃的病情突然加重,嘴唇发紫,呼吸都弱了。郎中又来了一次,摇着头说:“准备后事吧,没钱买药,神仙也救不了。”

那天晚上,杨老实跪在春桃面前,眼泪鼻涕一起流:“春桃,我对不起你。可娃快不行了,我实在没办法……” 他把刘三的提议说了,春桃听完,脸色瞬间惨白,眼泪无声地往下掉,可她没骂杨老实,只是摸了摸娃的头,声音轻得像羽毛:“只要能救娃,我啥都愿意。”

杨老实以为春桃是自愿的,心里的愧疚少了几分。他跟着刘三去见了王老爷,又拿了一百两银子。王老爷说,腊月二十八那天,会派人来接春桃。回家的路上,杨老实买了人参,买了肉,还给娃买了个拨浪鼓。春桃看着桌上的东西,没吃一口,只是抱着娃,一夜没合眼。

腊月二十八那天,天阴沉沉的,飘着小雪花。王老爷的马车停在院外,春桃抱着娃,眼泪掉在娃的棉袄上。她把一个布包塞给杨老实,里面是她这几年攒的几块碎银子,还有一双刚做好的布鞋:“你好好照顾娃,别让他冻着饿着。”

杨老实看着春桃被扶上马车,看着马车越走越远,心里突然空落落的。他想喊住春桃,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拿着春桃给的布包,回了屋,把银子锁进箱子,把布鞋放在床头。

有了钱,娃的病真的好了。杨老实请人把破屋修了修,买了新家具,还请村里人吃了顿饭。大家都说他时来运转,可没人知道,他是用媳妇换来的好日子。夜里,他经常梦见春桃,梦见她在哭,梦见她在喊他的名字。他开始喝酒,一喝就醉,醉了就哭,骂自己不是人。

转眼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放着鞭炮。杨老实做了一桌子菜,娃坐在桌边,拿着拨浪鼓,问:“爹,娘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娘了。” 这句话像一把刀,扎进杨老实的心里。他抱着娃,哭得撕心裂肺。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杨老实以为是春桃回来了,急忙去开门,可门外站着的是刘三。刘三浑身是雪,手里拿着一张纸:“老实哥,不好了!王老爷家出事了,他儿子回来,说春桃是被拐来的,把王老爷告了。春桃现在在警察局,她说要见你。”

杨老实脑子 “嗡” 的一声,像被雷劈了一样。他顾不上穿外套,就往镇上跑。雪下得很大,路很滑,他摔了好几跤,膝盖都磕破了,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疼。他只想快点见到春桃,跟她说对不起。

到了警察局,杨老实看见春桃坐在角落里,头发乱了,衣服也脏了,可眼神还是那么亮。春桃看见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没怪你,我只是想娃。可王老爷说,你拿了他的钱,要是不还,就抓你坐牢。”

杨老实这才知道,王老爷根本不是找伴儿,而是想把春桃卖到外地去。春桃到了王家,发现不对劲,趁王老爷不注意,偷偷跑了出来,被王老爷的人抓了回去,还被打了一顿。幸好王老爷的儿子是个读书人,知道后把王老爷告了,春桃才被救了出来。

杨老实把家里所有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还给了王老爷,可还是差五十两。他跪在王老爷面前,磕着头说:“我愿意做工抵债,只求你别为难春桃和娃。” 王老爷见他可怜,又看在儿子的面子上,答应了。

从那以后,杨老实就去了王老爷家的粮坊做工。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扛粮食、磨面粉,干最苦最累的活,一天只吃两顿饭。春桃也没闲着,她在镇上找了个缝补的活,一边干活一边照顾娃。晚上,杨老实回到家,春桃就给他端来热水,给他揉肩膀,两人虽然累,可心里却很踏实。

有一天,杨老实收工回家,看见春桃在院子里种白菜。她笑着说:“等开春了,白菜就能吃了,到时候给你做白菜豆腐汤。” 杨老实走过去,从背后抱住春桃,眼泪掉在她的衣服上:“春桃,我对不起你,这辈子我都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春桃转过身,擦了擦他的眼泪:“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娃也长大了,考上了县里的学堂。杨老实不再是那个懦弱的男人,他成了粮坊里最能干的工人,老板还给他涨了工钱。春桃的缝补活也越来越有名,很多人都来找她做衣服。

后来,有人问杨老实,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他说:“我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差点卖了春桃。钱没了可以再挣,可人心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个故事,在保定府流传了很多年。它告诉人们,再穷不能穷良心,再难不能丢底线。夫妻本是同林鸟,只有互相扶持,彼此珍惜,才能熬过风雨,迎来晴天。那些为了钱出卖亲人的人,最终只会被钱所害,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而那些坚守善良,懂得珍惜的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被生活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