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东极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被人民日报“点名”,言辞犀利!

暑期档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东极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可能某些人的嘴脸彻底暴露了。电影刚上映,就发现了,豆瓣上就涌现出大

暑期档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东极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可能某些人的嘴脸彻底暴露了。

电影刚上映,就发现了,豆瓣上就涌现出大量一星差评。

注意这些差评,几乎都在说同样的话:“煽情过度”、“主旋律说教”、“剧情老套”。更诡异的是,很多打一星的账号,注册时间都集中在近期,评论记录寥寥无几。

诡异的差评潮:谁在带节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要知道,同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同样是主旋律题材,却获得了普遍好评。为什么偏偏《东极岛》遭遇如此恶意攻击?

答案或许就藏在电影内容里。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触碰了某些人的神经

《东极岛》讲的是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日军用战俘船作掩护,被击沉后不仅不救援,反而封锁舱门让1800多名英国战俘溺亡。最后救起384名战俘的,是中国渔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段历史,为什么?西方媒体从来不愿意多提。

谁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谁在关键时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电影用最直观的镜头给出了答案,被困在船舱里绝望的战俘,冰冷海水中挣扎的生命,奋不顾身跳入海中的中国渔民......这直接打破了他们垄断历史的解释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更有意思的是,差评中还有另一种声音:“为什么要救英国人?”

这种论调我太熟悉了。

每当中国在国际上展现人道主义精神时,总有人跳出来扣“圣母”、“跪舔”的帽子。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种试图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绑架舆论,掩盖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正义。

电影中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村民们抬着死者遗体,在山上呼喊让亡魂回家,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中国人依然坚守着“逝者为大”的传统。

这种文化基因,是某些人永远理解不了的。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差评潮愈演愈烈时,新华社、人民日报下场“点名”,措辞相当犀利:“让世界知道中国人做了什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官媒集体站台,这在近年来的电影市场上并不多见。

为什么?因为《东极岛》触及了一个敏感而重要的话题:历史话语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抛开立场不谈,个人认为《东极岛》的制作水准,确实达到了国产电影的新高度,水上作战、潜艇追逐、千人群演……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中国电影工业已经今非昔比。朱一龙的转型、吴磊的突破,每个演员都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所以,《东极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要我说,动了那些习惯抹黑中国的人的蛋糕,动了那些垄断历史解释权的人的蛋糕,动了那些见不得中国电影好的人的蛋糕。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但那又如何?

历史会记住,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开始有勇气讲述真正的中国故事,《东极岛》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种精神,某些人理解不了,也不愿理解。

评论列表

莫莫
莫莫
2025-08-21 12:23
挺好,两部电影炸出不少行走的50万